• 阅读999
  • 回复0

能监测水质的鱼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环境污染导至[wiki]水[/wiki]质污染,今天的[wiki]人类[/wiki]正面临着缺水、调水、买卖水的窘境。而保护现有的水源及水生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怎样对各处水域水质进行监测呢?一些[wiki]鱼类[/wiki]居然能胜此重任。

  鰕[wiki]虎[/wiki]鱼:在我国珠江口水域,生[wiki]活着[/wiki]一种小鰕虎鱼。鰕虎鱼的游泳器官已退化,腹鳍衍变成了吸盘,常将身体吸附于[wiki]海[/wiki]底砂石或钻入泥底穴居。鰕虎鱼属肉食性鱼类,以蛤、黄[wiki]蚬[/wiki]、小虾等为食物。它的生命力很强,能将水域中的有毒物质吸入体内并集存起来。因此只要将它捕获,并检测其体内毒素含量,便可知珠江口水域水质污染程度。

  狗鱼:[wiki]非洲[/wiki][wiki]尼日利亚[/wiki]沿海水域盛产狗鱼。这种鱼有极灵敏的嗅觉,能嗅出水中微量的有害物质并放出[wiki]电[/wiki]脉冲。[wiki]生物[/wiki]学家通过仪器测试,当狗鱼的电脉冲频率达到400-800赫兹时,说明水中的污染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已影响到它的正常活动而且觅食减少。供水部门可通过脉冲频率变化,得到水质优劣的信息,迅速采取防范措施。

  小鲛鱼:小鲛鱼体型较小,还不及一根香烟长,但它有一个喜好吃食孑孓、[wiki]蚊子[/wiki]及水中微生物的特性,故可净化水质。[wiki]英国[/wiki]环保学家根据小鲛鱼的这一特点,在[wiki]池塘[/wiki]、[wiki]水库[/wiki]、湖汊,甚至[wiki]下水道[/wiki]中放养小鲛鱼。如果获知哪处水域小鲛鱼逐渐[wiki]繁殖[/wiki]增多,并异常活跃,可说明该处水质污染较重,反之则较轻。

  [wiki]象鼻鱼[/wiki]:目前[wiki]德国[/wiki]水质监控中心,通过放养在各处水域的象鼻鱼的变化情况,来佐证水质的好坏。因象鼻鱼对污染的水质极为敏感并放出生物电,监控中心根据象鼻鱼的异常放电,可获知该水域水质污染与否。多年的实践证明,此法十分灵敏。

  鳟鱼:“鳟鱼和大多数硬骨鱼类一样,具有极发达的嗅觉。当嗅囊内的上皮细胞受到某些化学污染物刺激时,会使嗅球的电子活性发生变化。人们正是利用鳟鱼的这一变化,测知饮用水源中的污染程度。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