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056
  • 回复0

合理选择组合钓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些钓友喜用超硬调竿,配粗线大钩钓鲫鱼、[wiki]鳊[/wiki]鱼等中小型[wiki]鱼类[/wiki],结果不是无鱼咬钩就是鱼吞下钩,钓获不佳。还存在一些钓技较高者,一味为了多上鱼,不问鱼情,鱼的个体大小坚持使用极细的鱼线(0.4、0.6号[wiki]尼龙[/wiki]线),钢丝很细,钩型较小的鱼钩(3#左右的亦袖、金袖钩等),虽然提高了咬钩率,但一遇上千克以上的大鱼,稍一抬竿,不是钩直(断),就是线断。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要根据鱼情而定渔具钓组。

  [wiki]水[/wiki]域中大鱼较多,且用的食饵又对大鱼的口味,因此大鱼索饵上钩的机率就很高。如用嫩苇草芯钓[wiki]草鱼[/wiki],只有食草性的草鱼咬钩,钓具应用牢固的中硬度或硬调竿,配匹5号以上优质粗线,10号以上伊势尼上黑钩或[wiki]鲤[/wiki]钩;若是水域中大鱼稀少,多少日垂钓也难碰到一回,主要垂钓个体较小的鲫鱼,那么应选用弹性较好的中软手竿,配小钩细线和轻坠,鱼儿就能频频咬钩,连续上鱼,其乐无穷。

  选择好钓位

  怎样才能选准选对钓位窝点呢?我的方法是每到一处新钓点,先不忙打窝下钩,而是先了解一下水情、[wiki]地形[/wiki]等情况,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一下,再选择窝点。要注重开辟新的窝点,渔谚说:“要得钓鲫多,,须得辟新窝”新窝点无人垂钓,鱼儿多个体大,且无抗钓经验,咬钩猛,吞钩深,中钩率极高。

  诱饵的配制和打窝量的确定

  在野钓活动中,垂钓的主要对[wiki]象[/wiki]鱼是鲫鱼、小白条,[wiki]鲤鱼[/wiki]等,笔者配制诱饵的原则是:投鱼所好,鱼很爱吃,但只能嗅得到,吃不饱、吃不尽(2个多小时内)。其主要原料是:炒熟[wiki]红薯[/wiki]粉40%,黄豆粉30%,黄玉米粉15%,蚕豆粉10%,[wiki]芝麻[/wiki]粉5%,铒料的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红薯干(无霉变),黄豆、黄玉米、芝麻分别用[wiki]火[/wiki]炒熟(不可旺火炒糊),蚕豆文火炒不能超过豆壳起麻点即可(不要炒熟,保证蚕豆特有生香味,鲫鱼爱吃)。起锅后待完全冷却后,将薯干、玉米、黄豆、蚕豆混合一起,用密筛打糁机粉碎成细粉,越细越好。芝麻倒在玻璃或木板上用酒瓶压成粉,再与上述饵粉一起拌和后分装塑料瓶中,拧紧瓶盖密封贮藏。可用一年左右有不走味,不变质。垂钓前从瓶中倒出所需量粉铒,少量碎米,钓鲫鱼时每窝用打窝筒打一筒,补窝量减半。主钓鲤鱼每窝投2-3筒。此饵微甜,味正且香,鲫、鲤鱼很爱吃。近年来,我和钓友戒士华、于洁等使用此诱饵,钓获量比以往提高了30-50%。

  投钩的位置及提鱼的技法

  一般诱饵沉底散落的范围都在直径30-50厘米左右。钓者往往每次都是尽量投到窝子的中心位置,好让鱼儿尽快发现吞钩,这往往事与愿违。大家都知道,鱼情好,往往进窝是一群鱼,多到数十条,围在饵料旁争抢吸食。我们使用的碳纤竿或玻纤竿,竿梢较软,一旦鱼儿咬钩提竿,鱼体稍重,一时不能迅速将鱼提离水底,中钩之鱼必然拼命挣扎,势必要惊动惊跑四周觅食的众鱼,一旦受惊,有时很长的时间也无第二条鱼进窝咬钩,根据这一情况,我是将鱼钩投在窝堂的右边沿(或其它周围位置上)一旦有鱼咬钩,及时将鱼竿提起向右前方成30度-45度斜向拖鱼离窝出水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