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969
  • 回复1

怎样保养和收藏鱼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常使用的鱼漂一般都需随身携带,置于钓箱内,或是放在竿包中,为了防止钓具间的相互挤压和碰撞,一般需要为这些鱼漂配制一个专门的漂盒或漂筒。另外,在将鱼漂插入漂座或从漂座拔出时,也要注意小心谨慎。选择的漂座要与漂脚配合恰当,两者的配合尺寸不能过分紧密。垂钓结束收拾钓具时,应养成用湿毛巾擦拭鱼漂的良好习惯,将漂体、漂尖上面的污垢完全清洁干净,既可以保持漂休的顺滑,又可使漂尖鲜艳醒目,从而延长鱼漂的使用寿命。再谈谈关于保养和使用鱼漂的几种错误认识:

1、新买的鱼漂要反复擦洗,清除异味吗?

没有必要!即使鱼漂上有油漆的异味,也不是可以通过水洗的方法清除的。只有通过一定时间的干燥挥发,才可自然祛除。

2、为加强鱼漂的破水能力,要将漂体上的“膜”洗去吗?

这是一种比较低级的错误认识。有的钓友自认为将鱼漂上的“膜”洗去,就可以增加鱼漂的亲水性,减少水的表面张力带给鱼漂的运动阻滞力,从而提高鱼漂的灵敏度。殊不知这样一来,漂体上那层防水的漆膜也因此遭到了致命的损毁,造成了鱼漂的早期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

3、为增加鱼漂的光洁度和运动灵敏性,需要给鱼漂打腊吗?

没有必要!因为鱼漂的运动灵敏性是通过钓者调整出来的。光洁度的保持,只需用柔软的湿毛巾简单擦洗即可完成,给鱼漂打腊实属多此一举。

4、漂尖意外受损,出现弯曲(但没有折断)需要矫正时,可以用火烤和方法吗?

可以矫正,但不是用火烤。正确的方法为:用茶杯盛满开水,利用其升腾的热蒸汽将弯曲的漂尖加温,再稍加外力修正。最后将鱼漂的上下两端同时插进纱窗上,使漂尖弯曲的部位持续受轻力,这样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矫正,弯曲的漂尖一般就可以修复了。

5、为降低鱼漂的吸水率,需要将待用的鱼漂在赛前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吗?

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有的鱼漂确实因质量原因会出现漂体渗水而使调目变化的现象,在实在无漂可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对付对付,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立即更换一支质量高的优质鱼漂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浮漂的造型和用途



1、软尾漂---钓滑鱼
滑鱼指钓上来又放下去的鱼,鱼口有伤,吮吸力差,警觉性高;由于练杆池的鱼从来不喂,三杆下去鱼就上浮、分层,一般上、中、下层都有鱼,上层鱼小、中层稍大、底层最大。用软尾漂,漂尾短、不过6-7目,漂翻身立起后就是6目,只沉降2目的高度饵就触底到位,减少了中途的一些非实质性的信号,主钓底层大鲫,稳中求胜。

2、竹脚漂---钓半水、钓快鱼
过去讲“调四钓二”是指符合四个条件即:软尾、底钓、搓饵、大鲫。近几年随着竞技赛开展,各种造型的浮漂出现,比赛时鱼情的设计也有大鲫、幼鲫、生口、滑口之分。97年后出现竹脚漂。用竹脚漂,漂身短、翻身快,一般调6目以上,漂翻身立起后缓缓下沉,下点多为大鲫,上顶多为小鲫或中双尾。

3、长尾长脚漂---底钓、兼钓接口鱼
长尾长脚漂是近两年才出现的,它吸收了竹脚漂翻身立的快的长处,兼有放大信号的作用,设计更加“鱼性化”。一般在1.5—1.7米的鱼塘,正常天气情况下,大鲫鱼离底10公分左右(若水更浅,鱼则更近底),水库则离底1尺左右,用长尾长脚漂,立的快、长尾下降慢,鱼饵正好在鱼眼前慢慢划过,鱼有机会抢食,钓接口鱼正好。

4、大浮力大漂---钓水库大鱼、钓花白鲢
水库水深,鱼有自然繁殖的情况,一般有大、有小、有对象鱼、有杂鱼,小鱼在上层,最先抢食,大鱼在低层,警觉性高,这与小孩和大人一样。另外水库还有看不见的暗流。用大漂浮力大、尾长、尾粗,相应铅坠重,好抛线、沉底快、主线拉的直,不受暗流、杂鱼干扰,主钓底层大鱼。

钓花白鲢一般调到整支漂尾都露出来,浮钓,根据季节水温选择钓深。钓点选择在水库、鱼塘石壁下最陡的深水处。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