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934
  • 回复0

浮标有没有盲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钓鱼时很多人以为把鱼饵抛出,等浮标下沉到钓目就可以等到鱼上钩了。认真一些的人虽然不是东一竿西一竿,鱼饵的落点也都有在同一位置,但明明鱼池的鱼很多,鱼饵也对路,鱼儿的食欲又很强,可别人能中鱼自己就是钓不到。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人认为是存在着“浮标的盲区”。浮标有没有“盲区”?我认为是没有的!

上述例子中的这位朋友虽然每次抛钩的落点都一样,但他没有注意到自己使用的浮标浮力不大,设计又欠灵敏,另外钓线粗且硬又有些弯曲,加上每次抛竿他都没有抛满线,让铅坠、鱼饵、线组松松垮垮地下沉,而我则尽量将线组抛满,在鱼饵下沉及着底时利用这支浮标可利用的浮力牵引着鱼饵下沉并绷直线组,追求的是第一时间接收鱼讯。弯曲及松垮的线组使鱼讯受阻,不能迅速正确地传递到浮标,更严重的还会消耗掉信号,造成失控区域,成了一个人为的“盲区”。

悬坠钓法的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看似简单,但如果不规范就会给自己制造很复杂的问题。高手如李维新、黄适之、陈以生等学钓时常常烈日当空还在球场内练抛竿,可能在一些人看来都是“神经病”,钓鱼还要这样辛苦?试想一下,我们按要求每次将线组抛满成足够的抛物线,浮标及线组在铅坠的牵引下形成两个速度下沉,第一个是靠铅坠的重量快速下沉,第二个是当铅坠快速下沉接近到位时,浮标的浮力变为对铅坠的牵引产生缓冲阶段。在缓冲阶段,鱼饵开始脱离铅坠的牵引而转化成主导地位,由它的重量去牵引着整个线组及浮标下沉到我们所设定的钓目。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调整得合理的浮标及线组):水面上的浮标开始是快速下沉到某一目之后才慢慢下沉到钓目的。一些文章所说的“盲区”是指第二个慢速下沉的过程,既然在第一个快速下沉运行中我们能察觉鱼讯,扬竿中鱼,为什么在第二个慢速下沉的运行中更容易观察鱼讯的时候,有些人却把这个区域放弃,非定一个“盲区”的死罪给它。我认为,在钓鱼时是只有“盲人”,是没有“盲区”的!有些人脱离实际,在家里的玻璃缸里观察线组及鱼饵的下沉状况,在这个环境中没有抛物线及浮标的自然牵引,线组松松垮垮地垂直放下去,子线和鱼饵脱离浮标的牵引而失控,是飘飘荡荡地下沉。此时才可以看到他的“盲区”,而在正确的操作下是不会发生的。

“盲区”的形成大部分是人为的,也是可以避免的,除了上面提及的操作错误外,钓具的质量问题也占很大比例。悬坠线组要求细线、小钩、灵敏的浮标,自有它的道理。有些人用质量很差的鱼线及浮标,每次钓鱼时别人可以钓几十条鱼,而自己只能钓几条。浮标是钓鱼人的“眼睛”,鱼线除了钓鱼还是传递信息给浮标的唯一途径,要想钓好鱼,基础装备是一点不能马虎的。用质量差的钓具钓鱼其实是一种损失,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要切记,浮力小的浮标不要配太粗太硬的钓线,要不又有一个新的“盲区”等着你。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