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兴趣爱好
›
垂钓乐园
›
鳊鱼 此时不吃还待何时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685
回复
0
鳊鱼 此时不吃还待何时
[复制链接]
沉底小鱼
沉底小鱼
当前离线
积分
4948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8-4-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近日不断攀升的气温,已然表明春天的来到。春季万物复苏,不少食材也是新鲜上市,民间更是有不少俗语,比如“春鳊秋鲤夏三黎”。春天吃鳊鱼,正当其时,此时不吃,更待何时?
“鳊”古亦称鲂,鱼纲鲤科。许多酒楼市场都写作“边鱼”,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写作“边”只是图个省事而已。鳊鱼,长得什么样?头小、身子扁扁宽宽,是西江主要的产鱼之一。“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暖暖的江水之中,一条如玉瓶般的鳊鱼游来游去,在阳光的照耀下,浑身散发着银光。光用想象的,已然叫人心动不已。
早在二千年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很喜爱吃这种鱼,《诗经》中便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的诗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鳊,扁也。”可见鳊鱼是根据其外形而得名的。
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曾对食鱼发出如此评价:“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鱼之能事毕矣。然二美虽兼,又有所重在一者。鲜宜清煮作汤,肥宜厚烹作脍。”不知别人怎么认为,反正在记者的心目中,鳊鱼够得上此等评价,尽管它远不是什么名贵鱼种。
说起这鳊鱼,可倒勾起记者的一段“辛酸往事”。有次吃鳊鱼,被鱼刺卡住了,喝醋、吞米饭……种种方法全试了一遍,均不见效,鱼刺仍顽固的卡在喉中。最后没办法,只能跑去医院。从那以后,对鳊鱼便有些“怕怕”的感觉,生怕再被鱼刺卡住。可奈不住其味鲜美,每年一到春季,照样是吃鳊鱼不误。这真应了那句俗话:“刺越多的河鱼越是鲜美”。由此也带出鳊鱼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刺多、味美。
越是鲜美的鱼其实越是适合简单的做法,如此,方能凸显鱼儿本身的味道。对于鳊鱼来说,最好的做法莫过于清蒸。做法很简单,在此不再多说,不过注意一定要等水开后再将鱼上锅。还有一种“三丝蒸鳊鱼”也很不错,做法异曲同工,将鳊鱼洗净,蘑菇丝、火腿丝、青椒丝,加葱姜放于鳊鱼上,上锅蒸熟即可。或者,把广东人常用的榄菜放在鱼上,蒸出来的味道也是极其鲜美的,诸位街坊不妨一试。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