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91
  • 回复0

解析托漂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8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垂钓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托漂现象,鱼漂在水中慢慢升起来,逐渐露出藏在水下的示标,有时候还能把鱼票的主浮体露出来,甚至会使鱼漂倒卧在水面上。什么是托漂产生的原因呢?托漂现象主要是在鱼类摄食过程中产生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因为鱼类的体形造成的,第二种是鱼嘴大小与饵料之间存在差距造成的,第三种是鱼类的嘴在身体上的相对位置造成的,第四种是地形造成的。

      鱼类体形造成的托漂现象
鱼类体形造成的托漂现象以鲫鱼、鲂鱼摄食过程最有代表性,因为它们的肚子比较大,摄食的时候必须头朝下来一个俯冲,当食物含在嘴里边以后,就要向上抬头调整身体的平衡,这是就会出现托漂现象。
在我国没有大规模普及现代化养鱼的时候,大多数鱼坑归生产队所有,水库归国家和地方ZF所有,那时候的鱼可以说是天生地养,投放鱼苗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人管理了,更没有人投喂饲料,所以,在那个阶段我没有看到过鲤鱼托漂。
自从有了现代化养鱼,坑老板恨不得让鱼在一天里就长大,每天投喂了大量的食物,甚至还有药物,鲤鱼的体形开始发生了变化,肚子也逐渐的大了起来。大肚子的鲤鱼也开始托漂了。

      鱼嘴大小与饵料之间存在差距造成的托漂现象
鱼嘴大小与饵料之间存在差距造成的托漂现象,大多发生在大钩大饵遇到不太大的鱼的时候。记得有一年初冬,我们在一个论斤的鱼坑垂钓,首先和老板讲好了价格,不论什么鱼都是五元一斤,然后才下竿垂钓,这个坑是混养坑,水里边有鲤鱼、草鱼和鲫鱼。当天我们的追求目标是大鲫鱼。先是使用钓鲫鱼的家伙,钓出来的鲫鱼大小都有,最大的有一斤多,最小的只有二三两,且咬钩率极高,命中率也不低,这对我们这些工人来说,是很难承受的。
  
     换上垂钓鲤鱼的钓组,鱼饵做得又粘又硬,个头足有25毫米,低于一斤的鲫鱼很难把它吃到嘴里。
使用搓饵的时候,抓的是顿口,使用面食以后再抓顿口就没有用了。
凡是黑漂时钓出来的鱼个体都比较大,每条鱼都超过了一斤,而托漂时抬竿命中率就低多了,且钩住的鱼大多不足一斤。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因为鱼饵个头比较大,个体小的鱼类很难把它吸进嘴里边,为了果腹,那些鱼就只好用嘴把鱼饵拱到高处,利用鱼饵本身的重力使鱼饵落进嘴里,这样托漂的现象就发生了。由于这些鱼的个体相对比较小,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就轻轻地把鱼竿抬起来,使鱼饵慢慢得离开了鱼嘴。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