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775
  • 回复0

软尾标的使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2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温度保持在二十三度以上五天,进入了我们夏季,夏季时节,气温在三十度以上是

经常的事,早晨时,鲫鱼鲤鱼咬钩特勤,随着气温的升高,咬钩越来少,越来越模糊

,吸饵力越来越小,硬尾在此时换至极小也无济于事!

变化饵料,换轻柔的雪花粉类,线组也换细,钩再换上碳素的都无用,一般人以为

是:因气温升高后,鱼不爱咬钩,但水底鱼星直冒,有时甩钩重一些时惊动水底,弄

得鱼星象开锅似的,明知水底有鱼就是无法钓上。

前二天,我徒在我们梅村中心小学旁就碰上此事,打电话给我让我解决问题,我马

上带上二支鳞影软尾标赶到钓点,叫他们换上并叫他们调二目钓二目,还是用他们

钓的拉饵,效果明显改观,小鲫接连上,他们不由惊呼:“此标真好”!钓完后竟不

想还给我,是标好还是其它的原因呢?

此河水底淤泥较厚,小鲫偏布,几竿下去后,小鲫即咬钩,开始时,开口老实,但

不久后咬钩变稀,传统钓挂蚯蚓或米饭粒,时有鲫鱼上钩,台钓至后来总不极他们

,所以,一些台钓手称为:“鬼河”放弃钓它。

有句钓谚说的好:“主线直不直看标身,子线直不直看标尾”!硬尾标本身标尾无浮

力,它还要利用标身来增加浮力,在此基础下,极小的剩余浮力,碰上了淤泥比较

厚的钓点,二颗饵在重力惯性下,沉入泥中,又因为淤泥有粘力,压制浮标反弹力

,加上鱼儿觅食过程中带起的泥浆,浑浊了那一小片水底,故鱼儿无法寻到饵团,

所以,我们只能在水面只见鱼泡不见鱼咬钩了!

而软尾标尾本身它就有浮力,因它尾部是空心的,剩余浮力比较大,能承受饵料更

多的份量,在调钓合理的情况下,更容易得到二根子线一拖一触的台钓精华点!

基于以上特点,在淤泥较厚;天气闷热;饱餐以及天冷活动量小的情况下,用软尾

比用硬尾效果更显著!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