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942
  • 回复1

如何垂钓乌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乌鳢俗称黑鱼、乌鱼,体长,呈棒状。两颌具锐齿。喜栖息于浑浊的水域。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成鱼善伏袭取食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二冬龄性成熟,产卵期5月下旬至8月初。肉质鲜美厚嫩少刺,常用来做鱼片,鱼卷、鱼丸等。
         乌鳢性情有两大特点:一是十分凶猛,攻击力强;二是爱子如命,对其卵与幼鱼十分爱护,用一切力量加以保护。
         乌鳢一般在5、6月份,达到性成熟期,这个时期它们成双成对到浅水草丛或芦苇的边缘,开始筑窝。将杂草草根咬断,浮于水面,中间露出脸盆大小的亮水空洞,人们称之为“青窝”,准备交配产卵。产卵前乌鳢在“青窝”附近游弋保护。产卵后,雄鱼精液沾在上面,卵为黄色像黄米团子一样,故人称为“黄窝”。这时亲鱼在窝边警戒,寸步不离,绝不许有任何来犯者惊扰鱼卵的孵化。鱼卵孵化成幼鱼后,呈黑色聚在一起,由亲鱼带领群游,人称“黑鱼末子”。幼鱼很像小蝌蚪,但蝌蚪头大尾小,而黑鱼幼鱼成梭形,受惊时时隐时现,而蝌蚪受惊后则四散而逃。
        黑鱼幼鱼群,有人称之为“狠”。据说黑鱼孵化过程中,它的父母很少进食,尤其是雌鱼更为明显。这时雌鱼的身体逐渐瘦弱,视力不佳,一部分幼鱼成为它的食物。据说是幼鱼自动进入雌鱼的口中,以报答其养育之恩。对这种行为,有人认为雌鱼心狠,吃自己的子女,故称曰“狠”,也有人认为幼鱼报答母亲,其情可嘉,故有的地方,又称黑鱼为“孝鱼”。其实,都是生物繁衍成长的自然现象。
        幼鱼成群游动时,雄雌亲鱼一后一前,同时加以保护。有来犯者必决死战。而且,乌鳢保护鱼卵与幼鱼,常是雄鱼先上阵,若失败(例如被钓鱼人钓走),过了片刻雌鱼又挺身而出,继续保护鱼卵或幼鱼,真可以说是前仆后继,壮烈之至。说到此,笔者认为黑鱼爱子之情,孝母之心,拼搏精神,实在令人可佩可敬可悯,想到此倒真觉得不该钓它。但是钓鱼从来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鱼类的痛苦之上的。奈何!
         综上所述,钓乌鳢可分为钓“青窝”、钓“黄窝”与钓“黑子”(狠)之分,此外也可以用其它钓法,但前三者利用它的保护子孙的天性,最易引其上钩。
        乌鳢性凶猛,攻击强有力。一般重量也在1--3千克,有的更大。故钓乌鳢,必须用强度好、韧性强、结实坚固的竹竿。鱼钩要大(最好3厘米以上),钓线要粗,最好是0.5毫米的尼龙线。竿要长,最好在5米以上,线要短,2--3米即可。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8-4-2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pao :pao :pao :pao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