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46
  • 回复0

雾化的慎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一定是所有的情况都要求饵料有相当好的雾化状态。一般我们在密度较大的水域垂钓的时候一定要慎用雾化这把双刃剑。快鱼重雾化,这是必须的。但高密度塘打几竿就开始上鱼,甚至第一竿就开始中鱼。这个时候饵料雾化的太快,随着进窝的鱼的数量的增多,雾化的细小颗粒刺激它们越来越兴奋,浮标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这会给我们抓入口信号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太容易乱窝。有的时候要放好几口才会抓到吃口而浪费有限的时间,这就不如直接在开饵的时候少些雾化,控制进窝的鱼的数量,以保证一定的节奏频率来钓取;再如我们钓猾鱼的时候,猾鱼对饵的警惕性导致它们的涮饵现象非常的严重。它们不是不吃饵,只是因为多次的钓放使它们对饵的形态,运动状态以及饵入水后的雾化脱落状况都很了解并有一定的记忆,所以越是雾化好的饵进水后它们就越警觉,是想吃,冲过来一看见那种熟悉的细小颗粒飘落的状态,就马上会反应到有危险。它们知道该怎样才能吃到饵料,就会使出它们所有的招数来冲散钓饵,然后再吃掉散落的钓饵。这时我们的浮标是大起大落,跳动不停。虽然通过相应的调钓可以控制这种情况,但还是少用雾化,让饵入水后饵团比较规整,周围少有些细小的颗粒,这样猾鱼过来吃饵的时候只能张口只钩上的饵团,这时的入口信号会真实些;还有一种情况是小鱼中钓大鱼的时候,小鱼因为口小和天生的习性,对细小颗粒和雾状区域非常敏感,特别是白条一类的小鱼,发现飘动散落的小颗粒那是穷追不舍啊!而且体力之充沛着实让人感到这大自然的活力所在!这时只有尽量的不引起它们的注意,把饵做的粘些,不要雾化,直接到底,等待大鱼的光临了。最后要注意的是钓鲤鱼等大物鱼的时候,开始做窝时饵有一定的雾化还是蛮有用处的,一旦鱼进窝后,饵料再持续的强雾化,鲤鱼等大物鱼往往会因为所处环境周围状况的突然改变而停口(因为我们一般垂钓时做的窝子引来的都是钓点周围的鱼,提前一段时间做窝的情况除外),甚至会改变食性,也会积聚在在钩饵周围吸食细小的雾化颗粒,这点相信好多钓友都遇到过,那就是好多时候窝里有鱼星,但无鱼上钩。这时只有等窝点里的雾化颗粒被鱼吸散或随水流飘走,才会又有鱼问钩,明年我们此刻要做的是改变钓饵的状态,软粘增强适口性但不要雾化,以饵的下落动态来引鱼吃饵。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