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98
  • 回复0

国际钓法与中国传统钓法的差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际钓法使用的钓组与中国传统野钓钓组十分类似,无论是主线的配置,还是钓组的组合,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使用的是光条钩,夹砣、风漂。这样的组配方式,尤其在我国的北方随处可见,钓鱼活动比较盛行的长江流域也屡见不鲜,在钓组的变化中,国际钓法仅仅把用线的长度和用坠的习惯改变(所不同的是鱼漂的构造不一样)。
    国际钓法所使用的鱼漂以内走线为主,其优点可以提高鱼漂的适应面,它不仅适钓静水,也可胜任流水,在自然水域中显得游刃有余,而中国传统钓鱼所使用的鱼漂则多为外走线,用鱼漂座固定鱼漂,只能适应钓场和静水池塘,容易受到流水的局限。在鱼漂的设计上,传统钓鱼漂是以标示目数反应鱼讯的,而国际钓法作用的鱼漂则是以抬漂或是黑漂来反应鱼讯,并有一定的技术要求。3 号漂配 3 号坠, 2 号漂配 2 号坠,否则,就是不符合技术要求标准,不准销售和作用,钓竿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管任何品牌的竿,都可以相互匹配。

    要钓组上,中国传统钓鱼作用有倒刺钩,且钩数不限,有倒刺钩可以不效地防止钓饵脱落并能减少鱼的脱钩,从不去考虑对所钓获的鱼带来的伤害和给自己摘钩带来的麻烦,以钓得多、钓得大为佳。百国际钓法规定,在使用钓组时,必须悬坠和作用无倒刺钩。使用悬坠可减少鱼对铅坠的吸入,使用无倒刺钩则更能体现钓者的水平。对受伤及死鱼一律不计成绩,对不满规定尺寸的鱼一概放生。

    钓饵上,国际钓法对钓饵有严格的规定,禁止使用含有任何化学成份的添加剂,提倡使用天然、环保的虫饵(如蚯蚓、蛞蝓、油葫芦、蚱蜢、蝗虫)以防止含有化学成份的物质,对钓场的环境、鱼水资源造成破坏。中国传统钓鱼中的诱钓饵,有的饵就含有对鱼的生长和水源不利的公演成份。国际钓法中对自觉保护钓场环境、保护渔水资源的做法,应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国际钓法给我们上了一堂具有现实意义的环保课。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