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763
  • 回复1

破解钓线各方面问题[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3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破译钓线的号数之谜

  钓线的规格多用号数表示。线细,号数就小;线粗,号数就大。照此类推,钓线的号数增加多少倍线的直径也增加多少倍,这个推论是错误的!比如,1号线线径为0.1652mm,2号线的线径却只有0.2337mm,是1号线直径的1.414倍。

  通过比较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同样材料的情况下,一种线的号数是另一种线号数的多少倍,线的截面积就是另一种线的截面积的多少倍,这种号数线的直径是另一种号数线直径的多少平方。上例中2号线的直径正好是1号线的2倍。知道了号数和直径的关系,只要记住了一种线的号数和直径,便可用未知线号数÷已知线号数×已知线直径算出任何一种号数钓线的直径了。

  同样材料的钓线,其最大拉力值是和它的截面积成正比的,因而也就和钓线的号数成正比。号数相差多少倍,其强力也相差多少倍。

  钓线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因工艺条件不同,拉力值要略微打一点折扣。如,2号线的拉力值只有1号线的1.8倍,4号线的拉力只有2号线的1.9倍。有了这个概念,我们在选择主线的子线时,就可以大胆地按号选择,子线号数是主线的一半或略小于一半,而不是直径为主线的一半。考虑到子线在结钩时强力会略有降低,用双钩子线的号数等于主线号数的一半仍然可靠。

  二、微不足道的纤维透光现象

  有资料介绍说透明的钓线存在“纤维透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钓线变得明亮,透明线比不透明线更宜于被鱼发现。”笔者做过试验,证实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却是微不足道的,对垂钓没有影响。

  我的试验过程是这样的。找一根透明钓线,在黑暗环境中把线贴在打开的手电筒的镜面上,用手捂住。这时我们在钓线一端的横截面上,可以看见一个很亮的光点。这就是所谓的纤维透光现象,有些玩具灯、装饰灯也是利用了这一现象。通过比较,发现粗的线的光点较强,传播距离较远,细线正相反。以透明的富司达线为例:4号线在距光源10厘米处就已看不到光点,0.6号线在5厘米处就看不见了。而且钓线打结、缠绕后传播距离更短。

  三、钓线标示生产曰期有必要吗?

  在钓线包装盒上标生产曰期的目的,是防止钓线因存放时间过长、老化后造成强力过低影响垂钓。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都存在老化现象,绝大多数钓线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而且多半是锦伦这种耐曰光性很差的高分子化合物,其老化程度视光照的强度和时间而定。从这个意义上说,钓线标注生产曰期,是有一定必要的。不过我们还应看到,各厂家的抗老化工艺水平不同,抗老化能力也就有较大区别。再加上钓线在贮存、销售过程中的保管也有很大差别,仅凭生产曰期来判断的老化程度,是盲目的、不科学的。笔者认为,尼龙钓线在避光、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存放,保存5年左右没有问题,选购钓线时只要强力大,色泽正常、透明度好,就不存在多大的老化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0 金币 +20 +20 收起 理由
沉底小鱼 + 20 + 20 + 20 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8-8-14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沙发看好帖!:hy :hy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