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六安新周报 于 2011-6-26 16:46 编辑
猪肉价格节节高 已创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市民:不如吃鸡肉,再涨吃牛肉 本报记者 兰天
来源:六安新周报
进入5月份以来,我市猪肉价格“高歌猛进”、持续上涨,目前已经创出了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却依然保持继续上涨的态势。
排骨最高卖到了每公斤38元,市民惊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猪肉的天价,市民一片哗然、望肉兴叹:“鸡肉都比猪肉便宜,再涨都赶上牛肉了,这猪肉价格何时能降降?”
现状:市场涨声一片
据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统计,今年3月份以来,我市生猪出场价格节节攀升,受其影响,市场零售的精瘦肉、大排价格均创历史最高。
目前猪后座零售价格是30元/公斤、肋条26元—28元/公斤、杆骨34元/公斤、精瘦肉36元/公斤、大排36—38元/公斤。牛肉、羊肉价格基本稳定在上月水平。
梅山中路一家大型超市猪肉专柜中,摆放了两种不同肉品,价格也有所悬殊。该超市值班副总曾燕介绍,他们主营的冷鲜肉,来自合肥,价格一直保持稳定,并没有随着本地市场的价格浮动而有大的变化。
6月20日,该超市的后座肉为25元/公斤,前腿肉21.6元/公斤,里脊肉33元/公斤、肋排31元/公斤。
而就在同一专柜,一家六安本土品牌肉商所卖的排骨标价35.6元/公斤,其营业员说,这已经是同类最低价了,在外面菜市场,同种品牌的排骨都卖到38元/公斤。
在万佛路河滨农贸市场,猪肉摊主姚先生介绍,目前整个菜市场的猪肉价格都跟风涨起来了。后座肉卖32元/公斤,前腿肉29元/公斤,排骨根据质量好坏,价格从每公斤30元到38元。
姚先生说,他们都是从下面乡镇散户家中收购生猪,然后运到市区屠宰场宰杀加工。“现在下面的猪源越来越少,有时一头好的生猪,十几个都抢着去买。”由于供不应求,如今姚先生每天比上个月少进了25公斤猪肉。而受到高价影响,生意也不如以前,同比去年同期,姚先生要少卖一半的量。
在解放南路一家超市内,其主营的猪肉均来自河南双汇冷鲜肉。营业员说,他们的猪肉价格都是根据厂家进价来定的,“比如进价每公斤31元,我们就卖32元左右,现在普遍涨,利润空间也小了。”
6月20日,该超市后座肉为29元/公斤、前腿肉27.8元/公斤、排骨33元/公斤。该营业员介绍,去年同期他们购进该品牌的最低肉价只要14元/公斤,今年翻了一倍,涨到最低27元/公斤。
影响:
市民吃紧 餐饮受累
胡女士家住桃园小区,儿子正读高中,一家三口靠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猪肉价格飙升,胡女士表示无奈:“肉就尽量少买一点,胡女士说,“夫妻俩可以不吃肉,但孩子不能不吃,否则会影响身体成长,以前买半斤的,现在就将就着买三两。”
“猪肉贵就少买,甚至不买。”周大爷说,他跟妻子在吃的方面都没什么讲究,能有两口饭吃得饱就可以了。“为了保证合理的饮食,肉多少还得吃一些,不过我们会选择别的肉,如鸡、鱼等。”
在菜市场买菜的潘阿姨说,现在肉贵了,但买肉的开支跟以前差不多,如果以前买10元,现在也不超过这个数,涨价了就少吃点,适当地增加蔬菜的分量,或者多加一道菜。
在采访中的几家排档饭店里,大部分都因肉价上涨导致了利润下降。水云涧步行街一家饭店称,肉价上涨之前,他们每盘菜能赚到3到4元,现在最多只有1到2元了。
“由于都是小本生意,不能因为猪肉价格涨了,我们跟着涨菜价,那样就更没生意了。”该店老板说,暂时还没有考虑提价“哪怕少赚点,也要稳定客源。”
五牌里小马包子店老板马贤才说,最近高扬的肉价,让他的肉包子“不赚钱”了。他说,如果猪肉价格继续涨价,且稳定下来,他会考虑将肉包子提提价。
据万乘大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俊介绍:“猪肉是酒店最常用的原料,近期的猪肉价格上涨给酒店菜价带来很大的压力,利润率也比去年同期下降10%。”
原因:
成本增加 猪源减少
市商务综合执法稽查大队大队长李永健介绍,目前我市猪肉市场主要由本地的西商食品公司供应,另有一部分进购双汇、金锣等外地品牌猪肉。
以前我市城区日屠宰量可达400多头,现在只有300头。以前毛猪的价格只要每公斤10到12元,最近涨到了每公斤20元。
六安市畜牧兽医局局长胡孝东表示,生猪价格的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散养户减少了。去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低迷,一头猪的利润比往年亏损400到500元,致使许多养殖户放弃养猪或者减少数量;二是养猪成本增加。生猪饲料价格一直上涨,如2008年玉米的价格只要每公斤1.8元,如今涨到了2.4元/公斤,现在3.5公斤玉米饲料才能长一公斤猪肉。另外劳工费用、运输费用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猪户的养猪成本。
李永健认为,去年冬天到今年早春的一场疫情袭击,也减少了我市毛猪的出栏量。还有一点反常现象就是,原本夏季是猪肉消费淡季,但今年夏季以来,我市的猪肉消费需求依然旺盛,导致市场供求失调,价格也随之波动。
期望:政策调节 规模养殖 据了解,针对当前的猪价形势,农业部已下发文件,强调采取6项措施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其中包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和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深入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继续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改造,改善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养殖比重等。 胡孝东说,规模养殖是保证生产稳定、均衡供应的有效途径。散户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比较大,价格高就扩大养殖规模,价格低便缩减养殖规模,很容易造成猪肉价格暴涨暴跌。而规模养殖就降低了这种盲目性,可以做到按月、周均衡生产,保证生猪像流水线一样正常出栏,这对稳定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表示,从后期走势看,生猪养殖效益的好转,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增加后期市场供应,进而有利于猪价稳定。目前,我市养殖场和养殖户正在补栏,但仔猪有一定的生长周期,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后,猪肉价格会明显下降。 “猪源紧张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观。”李永健认为,往后来看,猪肉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居民消费意愿下降,过高的价格已经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而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猪肉消费进入淡季,有望缓解价格上涨压力。如果猪肉价格再过快增长,相信国家相关部门也会出台政策调节,投入中央储备肉,降低肉价。
建议:
少吃红肉 多吃白肉
专家建议,如今猪肉价格上涨,市民可以尽量选择其他肉类替代。吃肉时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总的来讲,吃浅色的肉要比吃颜色深的肉有营养。最好多吃鱼肉、鸡肉、鸭肉等白肉,少吃红肉。
专家还建议,从健康角度来讲,应少吃猪肉多吃鱼。中国人习惯吃的猪肉,脂肪与胆固醇含量很高,不利健康,应尽可能少吃猪肉,可用鸡肉、牛肉、鱼取代猪肉。鱼的营养价值比畜肉高得多,易消化,脂肪含量低,鱼类食物最好能在动物性食物中占到一半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