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盒饭摊上群蝇乱舞 露天堆放碗筷落灰
剩菜回收明日再卖 泡沫餐盒还在使用
建筑工地附近、医院学校门前的集体午餐
街头盒饭:吃起来没有那么“香”
来源:六安新周报
一辆推车、十来个菜盆、三五张塑料凳、一叠碗筷,这就是一个街头盒饭的全部家当。每天中午,在城区各个建筑工地,学校、医院门前,车站外面流动着大量的快餐摊点。
在这里,看不到餐饮行业的一冲、二洗、三消毒的卫生措施,也看不到从业者的健康证。尽管如此,因为他们出售的盒饭价格便宜、量大实惠,所以还是一批消费群体进餐的首选。
吃饭,最重要的是卫生问题。相关部门表示,他们对街头盒饭的食品安全暂时无法监管。
近日,记者走访调查了我市各个建筑工地,医院、学校门口的街头盒饭卫生状况。在政务新区的6处工地中,有4家盒饭摊,每天约有几百名工人,吃着没有卫生保障的盒饭。
万佛路某工地:
盒饭被暴晒 汗水进饭菜
6月9日上午10点20分,一名盒饭摊摊主推着小车,来到了城区万佛路某建筑工地大门前,开始张罗着生意。
“你好,你这盒饭怎么卖的?”记者佯装要买盒饭。“6块钱10个菜,包你吃好。”摊主曹先生边说边打开了盛菜的瓷盆,所有的饭菜就这样开始暴露在烈日和灰尘之中。
从早上做好菜到卖到中午12点多,这些饭菜经过长时间的暴晒,长距离的运输,难免变质。记者随机购买了一份盒饭,其中吃到的豆腐有酸酸的味道,已经变质了。
中午11点半,十几名工人从工地走出来,来到曹先生的盒饭摊前,开始“自己动手”。拿起一旁的大瓷碗,舀上几大勺米饭,然后用自己的筷子挑选着自己爱吃的菜。
此时天气正热,曹先生把毛巾围在脖子里,边擦汗边帮人打饭,而工人们也吃得满头大汗过来加菜,汗水、口水就在这不经意间溅到了盒饭摊上的饭菜。
佛子岭路某工地:碗筷露天堆放 打包用泡沫餐盒
在城区佛子岭路某处工地,有两处盒饭摊。都是6元10个菜,包吃饱。摊主都是工地附近的居民。
记者走近发现,盒饭摊上堆放的碗筷,已经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中午11点半,工人们陆续来到盒饭摊,直接拿起不干净的碗筷开始盛饭夹菜。
一位骑电动车的工人,过来打包十几份盒饭。摊主李阿姨随即拿出十几份国家已经明令禁止销售的一次性泡沫塑料餐盒装饭菜。
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泡沫塑料餐盒里,可能存在大量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有毒有害材料,长期使用则易形成消化不良、胆结石、肾结石,严重的会致使重金属中毒、神经中枢系统紊乱,危害人体造血系统,诱发器官癌变。
医院、学校门口:盒饭群蝇乱舞 剩菜回收利用
“盒饭,盒饭,6块钱一份,有荤有素。要不要来一份啊。”6月10日上午11时,在磨子潭路市第二人民医院门口,做盒饭生意的高先生不停的吆喝着。
高先生面前的这辆小推车不到两米,堆放了8个菜盆,有鸡腿、青椒煎毛鱼、土豆丝、韭菜等等,荤素搭配。
而每个菜盆上面,都不停有苍蝇来回飞舞,高先生只能用手不停挥扫,但还是有个别苍蝇不时停留在饭菜上,然后再飞走。
在二院对面工地上做木匠活的王先生和工友们一边喝着啤酒,一边端着盒饭。“这饭实惠,管吃饱,不够了饭菜都可以加。”记者上前询问是否吃坏过肚子,王先生说,有过几次吃了拉肚子,但没有生大病,所以还是会坚持吃。
6月11日上午11点半,在皋城路田家炳中学门口,徐女士正在为一位学生装盒饭。“看看这菜,想吃点什么。你现在来的正好,人不多,刚刚那一阵,人都一窝蜂,忙不过来。”徐女士边装盒饭便和记者说话。
“你这菜卖不完怎么办。”“卖不完晚上接着卖啊。”在记者的追问下,徐女士表示,如果晚上卖不完,有的菜剩的少了就自己家吃啊。剩的多了就放在冰箱,第二天接着卖。
盒饭生产地:垃圾堆旁洗菜做饭
6月14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大别山路裕安区农委家属区附近,一家小作坊里做盒饭的正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约两平方米的厨房里,一个偏胖的妇女正挥汗如雨地炒菜;妇女身后,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正在将大锅的米饭装盒。记者表示要订盒饭,一位40多岁、光着膀子的男子热情地给出了每盒6元的价格,包括两盒米饭一盒菜,“每天都有肉,绝对卫生!”
今年3月起,他每天要给附近的工地100多个工人送饭。该男子边对记者说着话,边用手抹去脖子上的汗水。“我这里的饭又干净又好吃,你就放心吃吧。”
走出小屋,记者才发现,所谓的小屋只是用木板钉制的临时房,而洗菜、装盒饭的工作都要在门前的空地上完成。记者来时看到用来洗菜的塑料盆已经泡上了衣服,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卫生许可证时,该男子表示,“没有,没人来查。”
小作坊门前的空地上,泥土地面泥泞不堪,成堆的垃圾旁边摆放着一些洗菜的塑料盆,盆边散落着一些干瘪的红辣椒。垃圾堆旁边成群的苍蝇“嗡嗡”地飞着,在已经盛好的饭菜上,几只豆大的苍蝇落在上面。
盒饭消费者:只要能吃饱,管不了那么多
在记者调查的6处工地中,400多名工人中大约有200多人,天天吃街头盒饭,其余一部分工人在食堂就餐或者自己带饭。
在解放南路某工地外的盒饭摊前,工人张师傅正在一边喝啤酒一边吃盒饭。“师傅,你觉得这盒饭,做的干净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呵呵。”“那你吃过有没有不舒服啊?”“只要能吃饱,吃不死人,管不了那么多。”
还有一部分消费群体集中在医院、学校和车站附近,这些人大多是病人家属、学生和乘客,他们吃盒饭的原因都是图方便省事,对于是否干净卫生,没有过多考虑。
下期,本报还将对盒饭摊点继续关注。
编后:虽然相关部门暂时无法监管,工人们表示没有吃出问题,但那些存在的隐性卫生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这些表面香喷喷的盒饭,其实吃起来并没有那么“香”。长期食用对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伤害。不能等到真正出现问题时,才开始重视街头盒饭的卫生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