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光盘”行动开展以来,餐桌上的浪费现象在私人聚会中已越来越少,但在婚宴中却仍是屡见不鲜。近日,记者探访城区多家酒店发现,婚宴已成为餐桌浪费中新的“重灾区”,能“剩”不能“省”,几乎成了婚宴的消费“潜规则”。
一盘蹄膀只吃了两口、烤鸭只有几块被夹走、整只炖鸡几乎原封不动……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一幕?国庆黄金周期间,记者在皖西宾馆出席一位好友的婚宴发现,在临近尾声时,最后糕点、水果还未上,已有宾客三三两两离席,而此时的酒店服务人员仍在陆陆续续上菜,并未因为客人的离开而止步。一般来说,上菜顺序靠前的菜多被“扫荡一空”,上菜顺序靠后的菜基本上没有人去动,很多宾客往往吃到第八九个菜时便起身走人了,后上的丰盛菜肴多“喂”给了空气。宾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四五个菜没人动都是正常的,我们之前遇到过有的顾客,一桌喜酒订了近20道菜,宾客根本就来不及动筷,餐桌的盘子都摞了两层才摆得下。”
很多消费者和酒店经营者都认为,婚宴是所有宴席中浪费较严重的。城区皖西东路一家酒店经营者告诉记者,婚宴中不喝酒的桌次剩菜会相对较少一些,但在喝酒客人居多的桌子上一般都会剩下很多饭菜。而且婚宴中,一般是每桌红酒和白酒先各放一瓶,很多主人不管客人喝不喝都会让服务员把酒瓶打开“以示诚意”。另外,婚宴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像平常酒席那样长,大量的客人又使得酒店的上菜速度不可能像平时一样有效率,很多客人在菜才上了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离席,一些菜根本没动就被倒进泔水桶里。
“婚宴结束后,整盘菜被倒掉的情况很普遍,饭店对这些剩菜剩饭的处理方法就是扔掉。”城区解放中路一家酒店餐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好面子、讲攀比才是婚宴浪费的罪魁祸首。“中国人讲究面子,举办喜事生怕‘遭人口舌’,宁可浪费,不敢苛待,大多新人宴请图的就是体面,总觉得‘剩了’比‘省了’好。”将要为独生子举行婚礼的李先生表示,总觉得儿子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不管家庭环境是不是富有,也希望尽力将婚宴办得风光一些,生怕办得比旁人差了,会让自己和孩子在亲朋好友那儿“失了面子”。即使是浪费一些,他也要把儿子的婚宴办得体面一点。儿子12月份结婚,李先生在宾馆定了30余桌婚宴,每桌价格在9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酒水花销。
“我们酒店一般一个月会举办10场左右婚宴,正月或遇到好的日子,一个月20场也是有的。一般938元一桌的价位订的人比较多,按每桌少则剩下三分之一、多则剩下一半来算,一桌其实就要浪费掉300到500元钱。”在被问到是否有宾客打包婚宴食物时,位于城区梅山路上一所大酒店宴会预定处的工作人员郑女士告诉记者,基本上宾客会打包的食物都是整只未动过的蹄膀、鸡之类的菜肴。而更多酒店的经营者则表示,大部分宾客是不会打包的。“我们是鼓励顾客打包的,像酒水饮料一般主人家会将剩下的都带走,可是剩菜方面,除了少数的自家亲戚,大部分宾客是不会打包的。”很多赴宴的宾客都是被凑在一桌的,互相并不熟悉,主动打包带菜回去会觉得尴尬,也觉得不太卫生。
去年以来,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全国各地自发开展了“光盘”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中国式婚宴”消费来看,“剩宴”仍有很多,餐桌浪费现象依然十分严峻。婚宴中的浪费是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损害,传统的消费观念的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文明的婚宴形式也需要社会的倡导,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新人们能够树立起良好的消费风尚,办出更多的节俭、有意义的婚礼。不要让一场场婚宴在一个个陋习中变了味。 记者 杨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