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涯明月

[车友杂谈] 红旗轿车诞生五十周年 复兴之路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轿车的进一步改进CA72-3E

CA-72-3E

CA-72第三轮样车,出现了五面红旗的侧标。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轿车的第四轮改进方案

CA-72-4E

ca72第四轮样车

水箱面罩改为横格,这种构思是当时北京汽车局负责人之一、原机械局局长郭栋才同志提出的建议,一汽的王少林副厂长也同意这种想法。 但后来郭力厂长表示应当仍采用原来的扇面条纹为好。该尝试参照了林肯-大陆的设计。保险杠采用了圆锥造型。

“中国古代战车”标志,由长影厂的美术专家提出的建议。
1.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轿车的第五轮改进方案(定型)

CA-72-5E

第五轮样车,也就是CA72的定型方案。将第四轮样车的散热隔栅横条取消,其他外部装饰设计予以保留。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轿车的正式量产车型CA72问世

1958年8月——1959年9月,一汽经过了5次的样车试制改进,红旗轿车定型样车被正式编号为ca72,这才是我国有编号的第一辆真正的红旗牌高级轿车。曾经尝试过红、蓝、绿、白、银灰等车身颜色,后根据用户要求一律改为黑色.仪表板涂有福建大漆“赤宝砂”

座椅及门护板选用杭州“都锦生”云纹织锦

ca72总长5500毫米,前脸采用扇形图案,车身造型庄重典雅,尾部采用了独具一格的宫灯型尾灯,方向盘中央的向日葵造型及后尾标是纯金打造。发动机是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v型8缸液冷发动机。最早的ca72在翼子板一侧标有并排五面小红旗,代表工农商学兵。仪表板涂有福建大漆“赤宝砂”(由于工艺复杂,不能和汽车生产周期相适应,后取消),座椅及门护板选用杭州“都锦生”云纹织锦(由于内含金属丝,容易刮扯乘客衣服,后取消),顶棚为丝织面料。装备功率162千瓦V8发动机,液力自动变速器。
CA72定型车造型庄重大方,水箱格栅为扇面形状,但已不是原有的式样――第一辆红旗样车的前脸格栅有些简单照搬建筑形式,感觉刻板,不很和谐,生产型的红旗CA72型经过改进,前脸格栅看起来十分合适,这成了此后红旗轿车的脸谱特征。尾灯沿用了“东风”小轿车的宫灯造型,富有民族特色。
1959年9月24日,风和日丽的金秋,首批生产的39辆7种颜色的红旗CA72型双排座轿车和两辆红旗敞蓬检阅车驶向北京,作为献礼产品参加国庆10周年大典。一时间,宽阔的东西十里长安街、蜿蜒起伏的八达岭,群山环抱的十三陵、秋光初现的香山、石狮护卫的卢沟桥,处处可见红旗轿车的英姿,成了北京一景。这是一汽人在对红旗轿车进行2000公里道路磨合,以保证“红旗”在国庆大典上万无一失。
10月1日,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伴随着天安门广场隆隆的礼炮声,6辆红旗轿车闪着夺目的光辉驶在游行队伍当中;2辆红旗敞蓬检阅车载着共和国元帅检阅了威武的陆海空三军。“红旗,中国人的红旗!”天安门广场沸腾了,首都沸腾了,举国沸腾了……


第一批红旗轿车参加完国庆典礼后便交给部分中央领导试乘。试乘首批红旗轿车的中央领导人有:彭真、李富春、李先念、贺龙、聂荣臻、叶剑英、薄一波、习仲勋、杨尚昆、李维汉、吕正操、林枫、杨勇等。一汽人注意随时收集这些领导人及司机的反馈意见,不断对红旗车进行改进完善,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1960年3月16日,红旗CA72轿车赴莱比锡博览会展出,颇受好评,自该年起载入《世界汽车年鉴》。
ca72在莱比锡国际展览会上的风采

红旗轿车在国庆10周年大典上引起轰动,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也使她成了世界名车。

1964年9月1日,经过投产以来的多次质量攻关,解决了一类质量问题20项,二类质量问题22项,将40辆CA72运送北京。在国务院有关领导的主持下,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试车,后决定:将红旗车定为国车,参加建国15周年的国庆节迎宾活动。从此,红旗车光荣的成为“国车”!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 于 2008-12-26 16:21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轿车CA72欣赏

红旗轿车CA72欣赏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 于 2008-12-26 16:23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CA72检阅车

1958年9月28日,第一辆正式生产红旗检阅车(区别于上海工人手工制造的那辆)装配生产完毕,连夜送京,为国庆9周年献礼。

1959年为建国十周年庆典,一汽生产两辆基于CA72改进的检阅车。中隔有扶手。

9月24日首批30辆CA72和两辆CA72检阅车送京,两辆检阅车参加阅兵仪式。
在红旗CA72的基础上取消顶盖,加强车身大梁强度,试制出专用的检阅车型。这种检阅车第一次共试制了两辆,原打算为当时的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同志使用,但他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遭到批判,由林彪接替了他的职务,于是第一次正式使用这款检阅车的人是林彪。

红旗CA72检阅车在国事活动中多次供国家领导人乘坐。

后来考虑到当时许多领导人年事已高,长时间站立在检阅车中无法休息,于是一汽考虑试制一款新的检阅车。这款新型检阅车的后座可以局部升起成为临时性的小座椅,供长时间站立的领导人靠坐。而从外面看,检阅人仍然处于站立姿势。这个设计确实很巧妙。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CA72型三排座轿车

1959年,ca72正式生产以后,已经广泛在国务活动和外事活动中使用。但是由于技术上的不够成熟,ca72的缺点暴露出来,例如:没有中间折叠座椅,造型笨重,发动机,底盘若干总成性能有待改善。

一汽开始对ca72进行了三次改型的探索。

为支持更高级别红旗轿车的研制,周总理将法国送给他的雷诺轿车增给一汽做样车,朱德委员会长把捷克送的斯柯达轿车转入一汽名下,中南海仅有的两辆奔驰600也送给一汽一辆(另一辆为外交部长陈毅乘用)。
1960年2月,一汽成立了轿车车间,1961~1964年将轿车的发动机、底盘部分零部件加工、总装、试验的冲压件生产相继迁入。为提高产品性能质量,1961年4月成立轿车联合办公室,集中一批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解决技术难点,开发新产品,1963年8月,国家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一汽轿车分厂,“红旗”从此有了正规的生产基地。增加了活动座椅

1960年3月,一汽开始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的研制。先是以CA72型为基础改制的“三排座”款,重新设计了前脸格栅,车身延长,后窗加大。

散热格栅参考了卡迪莱克-fleetwood的样式变成了变为方格,标志俗称“三结合”为抽象的"众"字

"三结合"是当时一汽提出"两参一政三结合"的办厂方针,并为中央所肯定,在全国推广.此标志表示三结合群众路线的"众"。后因文革时候被诬蔑为“三座大山”被否定)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 于 2008-12-26 16:29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CA72型三排座轿车的改进

一汽再次试制CA72的三排座第二轮样车。这次试制中,除增加车体轴距、增加中排折叠座椅外,车身外覆盖件全部改动。设计追求减少镀件装饰,以车身的浮雕来替代。在车身侧面裙部采用凹形风格,减少肥胖沉重之感,不加任何高反光材质。前大灯框采用立式的长方形,前保险杠造型力求轻、薄的效果,取消圆锥造型。
改三排的试制工作,从1/5油泥模型上去样板,经过放大到1/1,以供绘制黑板图以及制造胎具和车身零件。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所需时间,缩短试制周期。这是有意义的探索,基本上符合现代汽车工业的设计的流程。整车从1960年7月开始,仅用两个月就完成。

这个车的造型是相对比较另类的,吸收了当时意大利汽车设计的一些元素,该车也由于设计师程正的出身问题被诬陷为“瘪肚子车”,被怀疑攻击三年困难时期,后该车被游街示众,改为运输车。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CA72型的改进

1961年年中,在试制三排座的同时,对CA72标准型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对该车的侧面进行了一次简化,将原来后三角窗下的空调进气口装饰件取消(由于配装空调为实现装车,进气口形同虚设)再次尝试浅灰色,试求产生轻快感。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温州车”

1962年至1963年,温州市市委委托一汽利用一辆旧的美国“道奇”的地盘和发动机改制一辆专用轿车。车身全部零件采用红旗CA72的相应零件改制。一汽正好利用此机会实验性的改进CA72的车身局部造型。车身零件的制造无胎具,靠老工人手艺制成。给下一步的CA72改型探索了经验。

散热格栅和转向灯融合为一体。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