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旁观者,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待他们的口水战
英特尔与AMD的口水之战打的激烈,看起来谁都有将对方置于死地的决心与勇气。但是作为旁观者我们是是应该平心静气的想想,在这番口水战中,谁获益了。答案是两家都获益了。他们的口水战没有分出谁是真正的“双核”处理器,倒是都把自己的产品好好的吹嘘了一番。而且外界对双核处理器的关注程度也成倍的增长,为日后两家公司的双核处理器进军主流市场大好了良好的基础。
据赛迪顾问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CPU市场中双核处理器产品的市场销量仅占市场总额的1.2%;而进入2006年,随着移动双核CPU和微软新的操作系统Longhorn的推出,市场上将刮起一股双核风暴;2007年双/多核CPU市场将开始大幅抢占单核CPU市场,2009年,中国双核CPU市场份额有望达到61.6%。
在英特尔和AMD的大力推动之下,“双核”已经不再是一个超前的概念。随着众多厂商纷纷推出“双核”电脑,市场销售激战正酣,花样翻新的宣传手法不免让消费者有些“雾里看花迷了眼”。在此,我们建议打算购买双核处理器的用户之前还是问问自己,双核对我倒底有多少用处。
其实说到底,AMD和英特尔的真假双核之争就是一个面子问题,人都是爱面子的,不论英特尔和AMD的工程师和CXO们有多清高、多了不起,他们一样不能例外。这两个宿命冤家在PC双内核处理器推出时间上争先恐后的根本原因,无非是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眼下还不会给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带来任何实惠,纯属意气之争。
不可否认,未来我们的PC里迟早都会用上双内核或多内核处理器,但现在却不必急于为它买单。抛开高昂的售价不谈,预计缺乏应用的情况会让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真正普及,这段时间很可能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
我们应该吸取64位PC处理器因缺乏操作系统支持,导致性能白白浪费一年多的教训。即使是发烧友也一定要冷静,除非想搞台绘图工作站玩玩,否则就不要因头脑一时发热,卷入英特尔和AMD的意气之争,抢着为它们尚末真正成熟的产品贡献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
对于PC用双内核处理器,我们应该等到针对它的应用丰富后再出手,相信那时双内核处理器的价格已降到能让我们接受的程度,或许性能更出色的双内核产品届时也将出现在市面上,让我们的选择有更多的余地。
面对英特尔与AMD激烈的口水战,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毕竟现在还是单核处理器的时代。相信等到双核真的进入主流的时候,英特尔和AMD的关于真假双核的争论也会有个定论。到底谁是“李鬼”?还是让市场来“分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