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hlon64 FX-57
在介绍这一号称地球上最快单核处理器之前,先让我们看看AMD令Athlon64 FX-57运行在2.8GHz的秘技。
Silicon-on-Insulator(绝缘层覆硅)与Strained silicon(应变硅)技术的结合——SGOI技术
对于Silicon-on-Insulator(绝缘层覆硅)技术可能大部分人并不太了解,不过对于该技术的缩写——SOI可能并不陌生,绝缘层覆硅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将硅晶体管的连接触点放置在一个绝缘体上以减少电荷容量,为什么要减少电荷容量呢?因为基于金属氧化物制造的晶体管在进行开关过程前必须放电,如果你能尽可能减少电荷容量,那么晶体管就能更快地完成开关过程,加快开关速度,这样由晶体管组成的处理器也 就能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下。AMD的SOI技术采用Soitec公司提供的玻璃作为绝缘体来加快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在生产采用130纳米制程的处理器时,AMD已经开始采用该技术。
Strained silicon(应变硅)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在晶元基底硅晶格连接一层锗晶格令基底硅晶格可以被拉动伸长,可以被自由拉动的基底硅晶格能加速电子运动、加快晶体管的开关速度、降低功耗。所以,当Silicon-on-Insulator(绝缘层覆硅)技术与Strained silicon(应变硅)技术同时应用的时候,我们就称它们为SGOI技术(G来源于应变硅技术中使用的锗,其英文germanium的第一个大写字母为G),不过在使用SGOI技术时需要应用到Soitec公司的铜互连绝缘层覆硅晶元,将增加处理器的生产成本,但相对SGOI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这也是非常值得的。
 Athlon64 FX-57=90纳米制程+SGOI技术+1MB二级缓存


结合90纳米工艺制程再加上SGOI技术再加上512KB二级缓存就诞生了著名的Venice核心,而将Venice核心二级缓存加大到1MB,我们就得到了Athlon64 FX-57使用的San Diego(圣地亚哥)核心,基于San Diego(圣地亚哥)核心的Athlon64 FX-57成为Athlon64 FX家族中第一个采用90纳米工艺制造的产品,因此尽管其内部集成了1.14亿个晶体管,但核心面积仍然比只集成1.05亿个晶体管、采用130纳米制程的FX55小了80平方毫米,仅115平方毫米。
Athlon64 FX-57的最大工作电流由FX-55的69.3安培上调到了74.9安培,这是因为更高的电流强度也能令晶体管开关速度加快,帮助处理器稳定工作在2.8GHz的高频下,不过在工作电压上,FX-57由FX-55的1.5V降到了1.35V~1.4V,因此Athlon64 FX-57的设计热功耗与FX-55相同,均为104W,最高工作温度为63℃,可以使用与FX-55相同的散热器。另外由于采用了Venice核心的变种San Diego(圣地亚哥),Athlon64 FX-57也成为Athlon64 FX产品中第一款支持SSE3指令集的处理器,另外它也拥有非对称内存支持、增强内存映射功能、更强的内存载入能力、支持SSE3指令集等技术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