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315
  • 回复5

查缺补漏 6招教你打造最完美的品牌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品牌机市场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组装机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品牌机大量侵吞。只是相对于组装机来说,品牌机仍旧缺乏个性化设计理念。对于某些特定的用户来说,甚至还存在设计上的纰漏。笔者趁着这个机会帮助已经购买了品牌机的用户查缺补漏,共同打造出最完美的品牌机!

1.游戏玩家:升级显卡

由于品牌机经常以处理器作为产品的最大卖点,所以品牌机市场的中低端产品经常采用集成显卡。少数配置均衡的中端产品可能还会配置独立显卡,不过也只算是DIY市场的低端产品,无法满足游戏玩家的基本需求。所以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显卡绝对是整机性能的最大瓶颈。只有原配显卡的级别在GeForce 6600以上(包括GeForce 6600/6800两大系列)或Radeon X600以上(包括Radeon X600/X700/X1300/X1600/X1800五大系列),才无须为独立显卡升级。


升级显卡的方法比较简单,只要拆开电脑机箱的挡板之后,就可以观察到机箱内的主板、内存、硬盘等配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主板中部有一个灰褐色的插槽,这就是升级显卡所需要的插槽。最常见的显卡插槽有AGP 8X和PCI-E X16这两种,两种显卡插槽互不兼容,后者要比前者更长一些,一定要使用对应的显卡进行升级。在安装显卡时,我们只需要将显卡安装在插槽内,并利用螺丝固定即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显卡插槽的旁边有一个固定拉杆,需要向外侧拉伸之后,才能够把显卡顺利的插入,且不可使用蛮力。最后再把显卡用螺丝固定在机箱上,升级显卡就算大功告成了。

AGP 8X显卡属于上一代产品,现在已经基本退出市场。除非更换主板,否则无法支持最新的PCI-E X16显卡。对于游戏玩家来说,AGP 8X显卡的升级潜力已经基本到头。最实惠的就是Radeon 9550显卡,零售市场的价格在300元左右。进行升级之后,应对网络游戏还是不在话下的。PCI-E X16显卡的最好选择则是GeForce 6600GT和Radeon X1600Pro,这两款显卡具备了当今显卡最为主流的特效技术,零售市场的价格在900元左右,是游戏玩家在千元以内的最好选择。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2.普通用户:升级内存

品牌机市场的中低端产品经常采用集成显卡,并且只配备了256MB内存。由于集成显卡在运行时还要占用一部分内存作为显存,所以256MB内存在运行Windows XP这样的主流操作系统时会显得有些吃力。如果再运行一些大型软件,系统的运行速度就会变得异常缓慢。所以对于大多数品牌机用户来说,升级内存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步骤。


升级内存同样需要打开机箱挡板,这时就可以发现品牌机所使用的内存。品牌机最常见的内存会采用现代颗粒,是由记忆科技OEM的。但是在市场上根本就无法买到该品牌的内存,为保证内存升级后的兼容性,必须认准带有“HY”(现代)颗粒的内存进行购买。其实为品牌电脑升级内存的困难一般都很大,OEM厂商的产品在零售市场很难看到。用户可以购买内存颗粒相同的内存条进行升级,兼容性也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品牌电脑比较常见的有“Infineon”(英飞凌)、“samsung”(三星)、“HY”(现代)这三种内存颗粒(如图2),消费者在购买时只要认准内存颗粒上的标志,就可以买到相互兼容的内存。现在256MB的DDR400内存售价在180元左右,升级之后的内存容量可以达到512MB,系统运行速度可以得到很大提高,还是具有一定升级价值的。

如果电脑内所使用的是集成显卡,升级至512MB是非常妥当的方案。即使是独立显卡,512MB内存所带来的性能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在升级内存后电脑经常出现死机或无故重启,就代表了两条内存存在兼容性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购买一条512MB内存,淘汰掉原来的那条256MB内存。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3.超频用户:增加风扇

品牌机市场的绝大多数产品都采用了Intel处理器,无论是高端的Pentium 4处理器还是低端的Celeron D处理器,都采用了发热量很大的Prescott核心。只要是Intel平台的品牌机,满负荷运行时的处理器功耗最小也要73W。虽然很多品牌机都采用了38度机箱(Intel针对Prescott所提出的机箱规范),并且还为处理器采用了纯铜风扇进行散热。不过要想对处理器进行超频使用的话,仍然需要加强散热,否则就会因为超频而导致电脑运行不稳定。

加强散热的方法很简单,增加机箱内的风扇就可以轻松解决。打开机箱挡板之后,就可以看到机箱内部预留的前/后置风扇安装位。前置风扇需要向内吸风,而后置风扇则需要向外排风。通常情况下,机箱专用风扇的侧面都带有“↓→”这样的标志,分别代表着风扇吹风的方向和扇页转动的方向,别安装反了就成。单个机箱专用风扇的零售价在10元左右,一般使用螺丝即可固定。在加强散热之后,就可以对处理器进行超频了。低端的Celeron D处理器普遍拥有很强的超频性能,实际频率大多可以轻松提升50%以上,品牌机用户也因此获得了“免费”升级。


其实安装散热风扇是非常有学问的,如果风扇安装方向错误,就会扰乱机箱内部的风道,散热效果甚至还会降低。电脑用户一定要保证前置风扇需要向内吸风,后置风扇则需要向外排风,这样才能加强机箱内部的散热环境。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4.影音娱乐:增加音箱

进入到2006年之后,19英寸宽屏液晶电脑就在市场上大火特火起来。19英寸液晶显示器采用了16:10的长宽比例,更适合电脑用户观看日益普及的宽银幕电影和HDTV。这种视觉效果也是在同尺寸的普通比例液晶上所无法体会得到的。不过这样的电脑产品通常只搭配2.0声道或2.1声道的音箱,电脑用户在享受视觉冲击的时候,却无法体验到DVD影碟或HDTV的DTS环绕音效。毕竟DTS环绕音效采用了5.1声道架构,必须使用5.1声道音箱才能完美实现。

5.1声道音箱的连接非常简单,只需把三个音频输出对应连接即可。但要想达到真正的5.1声道输出,还需要利用软件进行相应的设置。音频控制图标通常就在桌面右下角的系统托盘中,调出界面进行相应设置即可。把音箱从立体声调整为5.1声道之后,环绕立体声就算打造成功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5.1声道音箱在摆放时还有一定的讲究。品牌机用户最好参照驱动程序的摆放方法,这样才能打造出最好的环绕立体声。零售市场上的5.1声道音箱有很多种类,低端的音箱只有四五百元而已。不过在购买时最好选择木质音箱,这种音箱的效果要比品牌机常见的塑料音箱好上许多,音效也更加出色。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5.数码用户:增加光驱

惠普作为国际品牌,在产品定位及设计理念上与国内厂商大不相同。尤其是在家庭数码媒体应用方面,其超前的意识更是无人能及。以近期热卖的Pavilion(畅游人)系列的低端产品为例,其产品价格已经逐渐向国内品牌靠拢。并且在保持一定性价比优势的同时,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码媒体应用功能。比如说应用于DV(数码摄像机)视频采集的IEEE1394接口和应用于DC(数码相机)存储卡读取的9合1读卡器,这些都是针对数码媒体家庭应用而特别柚玫摹5?孟盗械牡投嘶?驮诠獯娲⑸璞复钆渖先疵挥懈?鲜贝?绷鳎珼VD刻录机的应用仍属凤毛麟角。其实增加一台DVD刻录机的用处是相当巨大的,除了适合于DV或DC的视频编缉,还可以为数据的存储与备份带来方便。


打开机箱挡板后,可以看到机箱内所预留的5英寸安装位。将安装位的前挡板卸下,并把DVD刻录机从前面送入到5英寸安装位即可。之后再把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到DVD刻录机上,家庭媒体中心也就变得更加完美。

DVD刻录机的价格已经非常便宜,三星的光雕机型甚至卖到400元以内。喜欢数码的品牌机用户不妨考虑升级光驱,DVD刻录机还可以帮助电脑用户制作4.3GB存储容量的DVD影碟,可以把DV影像毫无损耗的保存下来。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6.网聊高手:音频转接

因为声卡上只有一个输出接口,所以音箱和耳机必须替换使用,这就成为了很多网聊高手遇到的棘手问题。虽然有很多品牌机都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前置音频技术,但音箱与耳机共同使用的特色功能仍有很多无法实现。其实只要有了一分二音频接头,这种问题就迎刃?饬耍?柚梅椒ǚ浅<虻ィ?崴山饩黾?治侍狻?/P>

通常情况下,前置音频接口是通过机箱内部的两条连线,插入到机箱后面声卡的输出/麦克两个接口所实现的。但我们所使用的音箱却经常要占用那个输出接口,以至于前置接口并没有音频输出。其实只要在机箱后面声卡的输出接口插上个一分二的转接头,转接出来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音箱和前置连接线即可。这样一来,在不需要音箱工作的情况下,拔掉音箱电源并把耳机插入到前置音频输出就OK啦!


一分二转接头的价格只有1元钱而已,所起到的作用却是相当巨大的。如果品牌机用户刚好是网聊高手,经常需要把耳麦和音箱切换使用,不妨采用音频转接这种方法,非常的方便自如。

品牌机所出现的纰漏并非难以解决,只要品牌机用户在细微之处多多留心,并经常请教一些DIY高手。查缺补漏的方法就变得非常简单,打造出最完美的品牌机也并非梦想!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