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会员之家
›
六安百态
›
量化的师德,矮化的尊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2006
回复
0
量化的师德,矮化的尊严
[复制链接]
草野微声
草野微声
当前离线
积分
335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10-1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源:《广州日报》
师德将不再只是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个可以量化的价值。湖南省日前推出首个师德量化标准,使用精确的计算机系统对师德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其中师德考核细化为10项标准,每违反一项将被扣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属于道德范畴,是无法量化的。德,发自于内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考量;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象征,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的道德抽象。我们形容一个人道德高尚,可以给其荣誉,或者给其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样,形容一个教师的师德高尚,我们可以给其名师称号,给其名誉奖励或者物质嘉奖。但从来都没有说过道德、师德值多少钱。然而,现在却将师德量化,将师德和报酬挂钩,这实际上是对师德的贬损,是对师德的误读和歪解。因为道德本身是不可量化的,同理,师德也就不具有明码标价的可行性。
社会需要良德,教师需要师德。但这不等于说我们为师德制订一个量化的标准,然后依照具体的规定对其进行考核,这样便能促进师德的提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每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是教师行业的门槛。把教师的切身利益与一个量化的师德评判标准捆绑到一起,不但对师德的养成毫无裨益,反而会因为师德的商品化而让教育的公益性打折扣。道理很简单,当人们以利益来衡量师德时,一方面,教师的道德自律很可能会随之减弱,利益的冲动往往会压过内在的要求;而外在的评判又难保不出现标准的异化,比如说校长说了算,计算机系统说了算。
师德可以规范,但不可以量化。眼下,一些地方急于推出师德量化标准,盖因绩效考核需要。换言之,师德纯属“被量化”。由于绩效工资不能与升学率挂钩,那么总得找个能量化的,而且能进行考核的,于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名义,师德的量化便匆匆出台。其实细看那些所谓量化的师德标准,如“体罚、变相体罚造成严重影响的;以权谋私造成重大影响的;黄赌毒情节较为严重的”等,标准既含糊,又存在较大的伸缩空间,何为体罚造成严重影响?教师本就不该有体罚,但如此规定显然表明,轻微的体罚是符合师德的标准。
抛开师德量化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谈,就为人师表而言,对师德进行量化,也有点不尊重教师之嫌。师德本无价,却偏偏要将其打上价格——“25分=当月奖金”,即便我们可以认为其出发点是好的,是要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是要提升师德,但如此设定似乎隐含着教师只有在利益的诱惑下、才愿意提升师德的逻辑前提,这有损教师的尊严;而且为什么偏偏选择将师德量化,而不是其他行业?难道仅仅是绩效考核的需要?果如此,那今后医生、公务员、国企员工等的职业道德岂不是都需要量化?
一个道德量化的时代指日可待!这是道德的悲哀,是标准意识的泛滥。须知,世上有些东西是根本无法量化的。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房屋租售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