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925
  • 回复0

[六安事儿] 养老保险——咱老百姓下半生的“保险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3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数3037户,在职参保人数18.71万,离退休人数7.38万,1-9月份共发放基本养老金65736万元。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问题的解决,更是让那些一直为此而困扰的城镇职工欢欣鼓舞。

  养老保险——“胡椒面”越撒越广

  这两天,家住金安区毛坦厂镇的居民刘女士非常高兴,因为一直以来悬在她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刘女士更是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要不是ZF关心我们这些下岗职工,给我们办理了养老保险,我们老了以后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好了,养老保险办好了,现在到月就能领到钱,心里别提多踏实了,呵呵。”说起前不久办好的养老保险,刘女士喜笑颜开。

  原来刘女士自从2000年下岗以来,养老保险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但不久前,根据我市出台的相关政策,刘女士在缴纳了一定的费用和办理好相关手续后,顺利的将养老保险办好了,现在每个月她可以领取到530元的养老保险金,而且这个金额以后还将上调。据了解,像刘女士这样以前属于大集体合同制工人,以前并未纳入养老保险范围,今年在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以后,这类人员顺利的“入围”养老保险大家庭,人数多达7600多人。而那些属于2008年12月31日之前我市城镇户口的企事业单位的临时工,一次性缴纳2.7万至3.6万不等的费用,等到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每年就可以领取430元的养老保险金,这类参保人员人数更是高达8600余人。而据了解,以上两类人员过去都在养老保险范围之外,在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以后,现在这16000余人最终都实现了“老有所养”。

  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科长张涛介绍,我市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已从最初的国有企业职工扩展到现在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者、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大集体临时工和合同制工人等。

  “养老保险范围的扩展可谓一步一个新台阶,就拿我们六安市来说,1984年开始在国营企业新招的劳动合同制工人中建立养老保险制度,1993年对六安地区直属及部、省属全民、集体企业中从城镇招用的临时工、因征地带入的协议工、私营企业职工、农民合同制工人建立养老保险制度,1996年1月起建立参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2007年6月全市正式实施养老保险市级统筹,2008年9月,市ZF出台76号文件,解决了过去未参保的到龄大集体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到今年,除城镇居民以外,现在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张涛对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保险金额——一年一台阶 五年“翻筋斗”

  不仅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老有所养”的群体不断“扩军”,而且个人养老保险金额也在日益提高,参保人员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以前单位效益不好,养老保险少的可怜,每个月领到手只有二、三百元。现在好了,随着国家对养老保险问题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现在我每个月能领到800多元的养老金,仅此一项,我每年就可以增加收入6000多元,这对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啊。说到底,这都要感谢党和ZF对我们的关怀,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市民李建国说起养老保险金的逐年上调,显得非常高兴。

  据了解,随着养老保险金的不断上调,现在我市的人均养老保险金额已达1013元。“以前养老保险金额人均只有几百元,而现在养老保险金已经连续5年进行上调,年均上调幅度达100余元,相比以前,可以说是翻了一番。这也充分体现了党和ZF对养老保险问题的重视,和对参保人员的高度关怀。”张涛说。据了解,仅今年1-9月份,全市就共发放养老保险金65736万元。

  另据了解,不仅养老保险金额提高了,而且现在养老保险金额相比以前,显得更为“安全”。“现在个人养老保险金额与个人所在单位的效益好坏已经无关,现在养老保险金的发放由我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直接打到个人账户,个人养老保险金相比以前不仅显得更为‘保险’,而且领取更为便捷。”张涛这样介绍到。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不仅解决了群众百姓,特别是社会特困群体“老有所养”的问题,更为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来源:大别山晨刊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