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分类信息
›
房屋租售
›
图书馆的影响不靠藏书量而靠阅读量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649
回复
0
图书馆的影响不靠藏书量而靠阅读量
火
[复制链接]
郑俊雅策划
郑俊雅策划
当前离线
积分
93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0-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学的时候我看过上百本国外小说名著,包括《红与黑》、《简·爱》、《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等。
初中的时候我看过上百本国内小说名著,包括《平凡的世界》、《人生》、《西游记》和《水浒传》等。
高中的时候我受《星辰学·大预测》的深刻影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放弃了本来成绩在全汕尾市名列前十名的学业,主攻天体对人类行为习惯的影响方面的学问。
如今回想往事,进入番职的第三天,我去了拥有64万册藏书的番职图书馆。番职的图书馆有四层楼,一楼是自修室,二楼是报刊杂志阅览室,三楼是人文书籍和工具书,四楼是理工书籍和电子阅览室。
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如果对他所接触的事物加以精确而系统的观察,他将有很大的收获。
我知道日后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将是三楼和四楼,所以,我将三楼四楼每一个书架上书籍的主要范围记录下来。番职图书馆的书籍分类从A到Z,有26个分类。这些分类涉及历史、地理、法律、经济、哲学、心理学、文学、教育、英语、计算机、电器、机电和设计等等。我将这些分类背下来,方便日后借阅和学习。
很多人大学毕业了,都不知道大学图书馆书籍的分类有哪些,大学的时候也不知道该看哪些书,抑或读书的时候总是困倦不已。
我的恩师张翠玲老师说过:“春困夏躁秋乏冬散,不读书的人一年四季都有理由。”
我不想虚度年华,我想在这里为自己的一生播下成长的种子。
大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的四大秘密》。这本书用40个故事分享了人生健康的秘密、爱的秘密、快乐的秘密和财富的秘密。书中有几句话改变了我为人处世的态度:
1)“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2)只有付出爱,才能得到爱。
3)很多人渴望赢得辩论,甚于赢得爱。
我大一时期的学习,有点凌乱,就像福尔摩斯杂乱无章的研究那样,从《美的历程》到《自卑与超越》,从《狂放北大》到《居里夫人传》,从《时间简史》到《中国上下五千年》……不成系统,错综复杂。当然我主要学习的还是英语和电脑。
大一暑假,我彻底改变了这种毫无计划的读书习惯。
于是,我将学习的方向调整为自己热爱的商业和电子商务。
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我和读电子商务专业的老乡许桂兴讨论大二的读书计划,他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从宏观经济学到微观经济学!他为我介绍了几本书:
《政治经济学原理》(约翰·穆勒)
《资本论》(卡尔·马克思)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自由秩序原理》(F.A.哈耶克)
《致命的自负》(F.A.哈耶克)
《法律、立法与自由》(F.A.哈耶克)
《哈佛商业评论》
我发现,要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就必须结识相关专业的同学或者老师,这样,我们的学习将事半功倍。
大学,不应该只是“1+1+1+1+1”这样原始的积累(比如自己漫无目的地看书),更应该认识你所关注的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同学,这样就能起到“1×2×2×2×2”这样快速递增的效果。
一言以蔽之,大学,我们应该用有限的时间读“无限”的书!因为,打造扎实的知识结构,是大学最重要的任务。
很多同学总会BS地笑番职男孩:“别看着看着变成书呆子了!我才不看书呢,无聊!我是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
真奇怪现在的很多学生,以为不看书就叫“注重实践”,以为看书就叫“书呆子”,这明显是误解。如果有人以为读书多就是书呆子,那这样想的人本身就是典型的书呆子。如果有人以为每天搬搬凳子、和同学吹吹水就叫“锻炼实际能力”,那这样做的人就是缺乏实际能力的。
大学的时间有限,而图书馆的书籍浩如烟海,所以我们要选择高质量的书来阅读。这方面,我有以下几个习惯:
一、不看30岁以下的人写的管理书。因为大教育家孔子说:“三十而立”。番职男孩理解的“而立”是心灵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人际结构和资源结构都已初步打造扎实。
二、不看作者名字刻意模仿知名作者名字的书。举例:《方与圆》出版之后,作者丁远峙的名字受到众多写手的模仿,比如有的叫丁方圆,有的叫方丁峙,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一个对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信心的人,他的书也是“未必佳”。或许有同学会说:“那也是书本推广的一种方法啊!”那么我们来做一个比喻,一个女孩子要出嫁,她为了被更多的男子看好,于是便取了一个跟世界小姐冠军类似的名字,请问她是否将会像世界小姐冠军那样所向披靡、吸引到无数白马王子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她所要做的,应该是自内而外的漫长修炼。
三、不看书名刻意模仿畅销书书名的书。举例:《谁动了我的奶酪》风靡全球之后,市场上相继出现了《谁动了我的情人 《谁动了我的琴弦》和《谁动了我的减肥茶》之类的书籍,这叫东施效颦。
四、不看正文段落中字与字的行距超过2倍行距的书(当然除了特殊的书本,如钢笔字贴等)。一般来说,这类书卖的是纸,不是知识。
五、不看无字天书。举例:《自己的书---2001年的记录》,是日本新潮社出版的,有书号,有策划设计者,有发行者,但是“著者”面是空着的,一共399页,每页上只有几月几日星期几,像日记本。 书中的“本书使用方法”介绍说:“可以当做笔记本,也可以当做日记本,或许还可以发现其他用途,本书的使用方法是自由的。当一年结束的时候,也就是你2001年的《自己的书》写作完成的时候。”有的同学看后拍案叫绝,说这点子匪夷所思,空前绝后。然而我们这里探讨的是如何看书,不是如何卖书。
六、不看天才儿童写的书。举例:7岁便已读书1600本,平均每天阅读200-300页,写诗100余首,“天才儿童”邹奇奇长达296页的新书《飞扬的手指》去年刚出版面世,便轰动了美国,全球上百家报媒和电视台对邹奇奇进行了专题报道。这种书不是不好,而是不适合我们在大学时代阅读,倒适合当作幼儿园孩子们的励志书。
七.不看“一人升天,仙及鸡犬”关系下写的书。举例:韩寒出名之后,韩寒的父亲韩仁均出书《儿子韩寒》。这种书,怎么说呢?要说,得罪人家作者;不说,得罪自己读者。用公司运作的知识来解读这类出书现象,或许可以叫“关联交易”。
八.不看速成书。举例:《一分钟经理人》和《一分钟演讲》等。屈原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贾岛都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又泪流。”人的成长,总需要时间和过程。
九.不看普通的高产作家的书。这里强调“普通”两字,是因为历史上确实有不普通的高产作家,比如大仲马。然而一般人的高产,并非源自内心的丰富,而是源自赚钱欲望的强烈。当然,像琼瑶、金庸这些大师,因其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的确是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的了。然而一些名不见经转的小伙子,乳臭未干,就已经出版了十几二十本书,这种超前,叫透支!对自己心灵资源和才学目空一切的透支!
十.不看夸张的书。当然这里说的不是漫画和笑话。举例:《一年做到千万富翁》。这类书吸引眼球,把读者吸引来了,再随便抄抄来自各种出处的杂七杂八的名言典故,浪费读者时间和精力。
十一.书名含有“教你”两个字的书不看。举例:《教你行好运》。虚怀若谷,是每一个优秀的作者所应秉持的治学、写书态度。
十二.不看书名故作玄虚的书。举例:《我不是教你诈》。有一种文章出自标题党,有一种书籍来自书名党。读书,不是跪下来看作者“如何性感”,而应是站起来学习作者“如何保持性感”。
十三.不看年轻人写得很厚很厚的书。这个“很厚”,我们姑且用70万字作为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进入“很厚”的范围。目前有很多网络小说皆属此类。
……
啊,写得越多,得罪的人越多,姑且搁笔。关于读书,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1)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2)学会看目录。
3)读书不是看作者写什么,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吸取养分。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
4)读书是考古工程。每一本书都需要“复活”!
5)以跳读方式在短时间内了解书的内容。
6)尽量用铅笔在书上注解(借来的书例外)。
7)书与笔要永远相伴。
8)利用各种图书目录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
9)看到中意的书立刻买下来。
10)利用复印从昂贵的图书或珍本里收集信息。
11)重要之处可以多读1O分或2O分钟。
12)只要弄懂一本书的“关键字”,即可迅速地理解内容。
——亘谷科技25岁CEO郑俊雅《从番职出发》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