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222
  • 回复7

利刃再现!nVIDIA C19对945P对抗赛之规格剖析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0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在Intel平台上其自家的芯片组历来都有几尽完美的兼容性非常优秀的稳定性,虽然平时有VIA和SIS这两家芯片组厂商来争夺份额,但自始至终Intel自家的芯片组都是最受信赖的。然而随着在AMD K7平台的成功,老牌图形芯片企业nVIDIA在主板界的地位已越来越高,凭借nForce4系列芯片组的横空出世,nVIDIA在主板芯片方面的研发能力已经获得广泛认同,为了让Intel平台也能组建SLI,作为业界巨人的Intel邀请nVIDIA为其研发平台专用芯片组。

虽然早在去年年初,nVIDIA就已经发布了nForce4 SLi Intel Edition芯片组,但因为兼容性方面的缺陷和价格上的劣势,nForce4 SLi Intel Edition芯片组更多的时侯处于一种较好不叫座的状态。不过面对巨大的市场份额,拥有强大研发力的nVIDIA在时隔一年后,携新一代nForce4 Intel芯片组—C19卷土重来,并对Intel的中端主力军的I945P发起了史无前例的强大攻势,而作为市场老大哥InteL又能否抵抗新一代C19芯片组的凌厉攻击呢?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I945芯片组整体架构

945P作为915系列的补充品而出现,从945P开始,Intel芯片组开始全面支持Pentium D系列双核心处理器,并通过高达8.5GB/s的带宽与北桥进行数据交换。新一代的945P芯片组肩负起了对更高频率的DDR2 667内存提供支持,并保留有双通道内存技术,峰值带宽可打10.7GB/s。945P和915系列一样,都提供了原生PCI-E插槽,但在原则上945P依然只提供单条PCI-E插槽,所以依然无法直接使用SLI和交火等双卡互联技术。

作为945P芯片组的搭档,南桥ICH7R相比ICH6系列已经有了大幅提升,首先从规格表中可以看到ICH7R开始提供对SATA2 硬盘的支持,并且通过自带的Intel Matrix RAID功能来组建多硬盘的磁盘阵列功能,新一代的南桥ICH7R依然保持了6根全速PCI插槽的支持,同时又最大支持6根PCI-E x1插槽,并可通过内建的Intel Active Monitor技术来监控硬件工作状态。在传输方面ICH7R提供对千兆网卡以及8个高速USB 2.0接口的管理,在音频方面则保留了对其制定的HD Audio高质量音效规范的全面支持。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C19芯片组整体架构

nForce4在AMD平台的巨大成功让nVIDIA的技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不过由于Intel处理器并没有整合内存控制器,因此在主板芯片的设计上不得不另辟捷径,而这次的nVIDIA推出的,代号C19的芯片组是去年老版的升级产品,其大幅改良了产品兼容性和稳定性问题,并且在价格上凭借更先进的工艺,最终成本价也比老版便宜了很多。

和上次一样,C19芯片组采用传统的南北桥分开化设计,一方面是降低单芯片发热量大的问题,一方面也解决了因搭载内存控制器而导致芯片体积过大的问题。在总线技术上C19依然使用HyperTransport Link高速传输技术,使南北桥之间数据传输速度得到大幅提高。在处理器方面老版的C19对主频在3GHz以下的Pentium D处理器支持不佳,而新版的C19已经彻底解决此问题,全面支持Intel主流处理器的特性已成为C19与945P所对抗的一把利刃。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是DDR2内存全面普及的一年,在Intel的大力推广下,DDR2内存终于走入寻常百姓家,但Intel主板对DDR2内存的频率支持性也不是特别完善,早期的915系列仅支持DDR2 533MHz,而主流的945P才刚刚支持到DDR2 667MHz而以,提升也仅仅体现在理论值而以但DDR2内存的高延迟问题移植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事实上高延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DDR2内存,即便在频率更高的DDR2 667MHz身上也一样,高频下急剧增加的延迟问题严重制约了内存性能,并产生了一种高频=高延迟的新问题。而内存厂商吗厂商除了推出超低延迟的内存颗粒外也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并且相对较低的延迟颗粒需要用数倍的金钱来交换,毫无性价比可言,这也就是为什么AMD一直坚守DDR1阵营的最大原因。

C19 内存控制器架构

为了解决DDR2内存性能不济的问题,在芯片组上做文章已成为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nVIDIA所推出的C19芯片组似乎能解决延迟上的问题。现有的Intel芯片组主板利用2组64bit的内存叠加后得到128bit的内存位宽,以此来达成64bit+64bit的双通道内存效果。这种叠加而成的双通道技术简单实用,效果也很明显,但缺点非常致命。当数据负载量以对称方式传输时,内存会以标准的的128bit模式来运行,而当数据负载量出现非对称传输现象时,内存则会被迫降低到64bit来运行,也就是单通道模式。而C19芯片组则利用整合化的C19芯片组整合了交错存储技术,利用可便交变存储技术能平衡负载量,使内存在传输非对称数据时依然能保持128bit的双通道模式,并提供比Intel自家芯片组高一倍的峰值带宽。

QuickSync功能演示

除此以外,C19芯片组中还整合了QuickSync内存同步技术,和DASP技术,其中QuickSync技术可以将硬件系统中的总线频率独立化设置,因为所有的内存工作频率都与CPU的外频保持1:1的比率,而到了DDR2时代后内存频率的比率已经超越了CPU外频,而异步模式的出现解决了内存瓶颈的问题。QuickSync也属于异步技术的一种,利用分频能力将内存直接设定在更高的频率。同时QuickSync利用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在CPU外频与内存间充当邮递员的角色,连续的数据请求指令大幅提升外频与内存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并且随着CPU外频的提高,QuickSync自身也会受其影响而提高传输效能。

DASP功能演示

DASP最早出现在nForce1之中,而现在出现的则是经过大幅改良的3.0版。一般主板的Bios设置中有一项名为DramCommand Rate的选项,其选择单位大多以1T/2T来代替,而这项参数我们一般称其为首命令延迟,通俗意义上来说就是内存请求数据命令的时间间隔,请求间隔越短,性能则越强,这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是当主板上内存条数量的增多,过短的间隔会严重影响到内存的稳定性,因此在内存参数上,并不是所有的内存都可以达到1T的水准。而1T模式也只适合与部分高端的极品内存,虽然性能很强,但不可预测的兼容性问题还是严重影响了其稳定性。而2T模式在系统下性能并不突出,但较低的工作压力使其具备极强的稳定性。最新的DAPS 3.0技术为Intel平台量身定做,更强大的内存负载调整能力会自动选择更高效的传输路径,在节省时间的同时降低了内存的首命令延迟性,以此来提高内存系统性能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磁盘规格上,南桥MCP51支持SATA2接口磁盘,并提供3Gb/S接口带宽和NCQ技术的支持,另外还有如nVRAID那样的磁盘阵列技术也得到了完整的移植,而南桥MCP51对磁盘管理的方式采用先进的磁盘通道控制器。两组磁盘控制器同时提供了对PATA和SATA两种不同接口磁盘的完美支持,并可单独使用或串联使用,同时向下兼容的特性也使老的SATA1硬盘在上面可正常使用。另一方面,MCP51还提供了2个传统的IDE接口,比Intel 9系列主板多出1组。这是因为Intel从915芯片组开始就认为磁盘已经进入SATA接口时代,而多余的IDE接口将会增加主板的成本,因此在标准的零售产品中,基于Intel 9系列芯片组的主板大多只有1个IDE接口,当然有部分聪明的厂商会利用第三方芯片来提供第2甚至第3个IDE接口。

很多玩家都抱怨CPU内存性能越来越强,相比之下硬盘的发展实在太慢,除了提高转速外,很难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性能,而缓存和接口的改变却无法在根本上大幅提高硬盘性能,因为当今硬盘的架构依然沿用了26年前发明的温彻斯特架构。温彻斯特架构硬盘利用高速旋转的磁盘与磁头的非接触性磁导技术来实现对硬盘的读写操作,当然时间已经过去20多年,硬盘的容量相比当年也翻了数千倍,但从结构上来看,现在的硬盘逃不出温彻斯特的框架,因此硬盘性能瓶颈已越来越大。

全面支持多硬盘架构

目前能大幅提升硬盘性能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利用RAID0相同型号的做成镜像,由于两块硬盘在实际操作中处理的是同一个文件,因此硬盘系统在游戏和系统下运行时的效率极高,通常能达到180%左右的性能,而这在游戏中的表现就更为实际了。除了做RAID0外,台湾企业技嘉所推出的I-RAM也是一种解决方案,其利用转接卡来实现对物理内存的转换效果,由于内存性能远远高过硬盘,因此由I-RAM所创造的硬盘跑分纪录仍然无可匹敌,但I-RAM的搭建成本太高,内存容量的限制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普及,不过I-RAM所带来的概念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自动侦错功能

C19芯片组提供了对RAID技术的完整支持,并且提供RAID0+1的解决方案,其解决了RAID0在使用中存在一定风险的问题,用3块相同硬盘来组建阵列模式,在RAID0提供强大性能的基础上RAID1却起到了保护数据的目的,一旦在RAID0操作中有数据出错,RAID1模式下的第3块硬盘可以立即顶上去接替受损的硬盘,从而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另外由于在组建RAID时硬盘型号大多相同,一旦硬盘损坏后无法快速判定究竟是那块硬盘损坏,而MCP51所内置的侦测功能则可以明确标识出故障硬盘所连接的端口,从而判定故障硬盘确切位置。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MCP51 继承了nVIDIA的招牌技术——ActiveArmor,ActiveArmor技术早在nForce3时代就出现过了,但真正让人们所熟悉的确是在nForce4平台,ActiveArmor属于硬件级防火墙,因为其被整合在了南桥MCP51之中,并具备硬件级防火墙效果。

软件防火墙原理图解

天天网上跑,难免受骚扰。网络中的数据包不断的连接着我们的电脑,而传统的软件防火墙防范方式漏洞居多,首先数据包由网络传输至内存的内核部分,随后内存将数据交给CPU来处理,经过CPU分析处理后,被软件防火墙识别为垃圾的数据被丢弃,而正常的数据包怎么被完整的传输回内存中的用户区,最终再交给应用程序所使用。

毫无疑问,软件防火墙操作简单,个人用户可以简单操作,并获得不错的拦截效果。但软件防火墙在过滤数据时对CPU依赖性很大,因此往往在实际使用中,大量数据包从网卡的MAC-内存-CPU-内存的多次来回复制操作,同时CPU的处理涵盖了最底层的驱动系统和堆栈处理都直接导致了CPU资源的大量小号,整机性能被大幅延滞。

ActiveArmor原理图解

而nVIDIA的ActiveArmor硬件防火墙则冲在了最前线,其首先将网络数据包全数拦截,并按规则进行合理过滤,随后将正常的数据包交由CPU来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包再返回至ActiveArmor中,并由后者传递至内存中进行存放,最终发配给应用程序使用。ActiveArmor的优势就在于其独特的“硬”性特征,由于其整合在了南桥MCP51之中,所以在过滤数据包时CPU并不会去干涉其事务,而ActiveArmor本身过滤所需要的运算能力也全部由南桥来提供,因此ActiveArmor在拦截过滤数据包时并不会影响CPU占用率,对于长期战斗在网游第一线的人来说,更具潜力的CPU无疑将提供更出色的性能表现,同时ActiveArmor能利用ForeWare驱动升级的机会提升自身防御等级,并提供对黑客等远程遥控数据包的拦截。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捷最新C19芯片组主板SY-I5NU-GR!

标准4相回路设计,富士通SE系列固态电容与军用级RE电容的组合无懈可击

南北桥被动式散热片+风扇的散热方案

串口并口一个不差,全面兼容主流规格硬盘

双PCI-E插槽,SLI随手可得,双卡互联不再遥远。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率内存控制器,集保护与性能于一体的磁盘,具备强力防护功能硬件防火墙等先进技术是C19芯片组最为强大的武器,除此以外C19芯片组还有可组建SLi模式的超强潜力,并且根据测评室最近收到的梅捷C19主板实验结果来看,其已经可以达成真正的SLI效果,且在两块7900GT的强力组合下,3DMARK03的得分超越了30000分,证明在非SLI芯片组上搭建SLI平台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新一代的C19已经拥有了足以匹敌945P的规格,那C19是否能将王者Intel挑落马下呢?PCICP已经展开了梅捷C19SY-I5NU-GR主板的深度测试,并将与一款高端品牌的945P主板做全面对比测评,届时945P与C19之间的恩恩怨怨将由我们来终结!敬请期待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