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Geforce 7600GS AGP 工程样本
为的是配合显示卡的发展,避免成为技术上的瓶颈,绘图接的技术需要不断进步不断进步,于2004年旧有AGP 8x (2.1GB/s)的并列传送再提升的能力已经见顶,因此业界在2004年Q3正式推出串行传输PCI-Express x16绘图接口取而代之,速度为上代的一倍达4GB/s。由于绘图卡接口改朝换代,显示卡厂商们已停止了AGP显示卡的研发,只推出PCI-E原生的绘图核心,初期还会采用接桥晶片,继续提供AGP产品支援,主要对象为中至低阶系列的显示卡,全因在绘图卡接口交接初期,还有不少AGP主机板在市场上速销平价发售,因此对中至低阶AGP显示卡有著一定需求,相反高阶用家比较重视效能,他们也乐意升级至PCI-E平台,故此高阶产品已不再有AGP接口的出现。
但当PCI-E平台渐渐变成了主流,虽然PCI-E绘图接口频宽达4GB相比AGP高出一倍,但以现时绘图核心对频宽的需求量,绘图接口暂时还不是主要的瓶颈,加上主机板升级时可能需连同处理器、记忆体等同时升级,因此很多把电脑当作游戏用途的玩家及不少网吧的系统来说,选择买一片较强的显示卡代替把整台系统升级比较合符消费者逻辑,加上Intel突然大量供货为数约一百万套供平价的i865系列AGP晶片组,亦令AGP显示卡需求回复至一定水平,早前nVidia已推出首个Geforce 7系列的AGP产品,型号为Geforce 7800GS AGP,主攻中高阶路线,但随著Geforce 6系淡出市场,nVidia亦会推出Geforce 7600及Geforce 7300的AGP产品,延续AGP平台的寿命。
图上为MSI推出的Geforce 7600GS AGP显示卡,nVidia官方的公布设计是采用P508 PCB,但MSI则采用了上代Geforce 6600 AGP DDR2的走线自行修改,由于AGP接口最高只能提供约30W的功耗,并不能完全满足整片显示卡的需求,因此MSI Geforce 7600GS AGP需要接上额外的4 Pins电源接口,主援Dual Link DVI、S-Video及D-Sub输出,散热器方面采用镀铜质铝散热器。拆下散热器我们可以看到G73-N绘图核心的真身,拥有12条Pixel Shader流水线、24个Pixel Shader ALU、5个Vertex Shader引擎和8个ROPs,核心时脉为400MHz,由于晶片是原生PCI-E接口,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下方拥有一颗nVidia BR02接口,提供AGP 8x绘图接口支援。

记忆体方面采MSI Geforce 7600GS记忆体采用上8颗Hynix -2.5ns 16Mx16 GDDR2颗粒,容颗为256MB频宽为128Bit,预设时脉为800MHz。定位方面,Geforce 7600GS PCI-E版本将定价于$129至$149美元之间,但AGP版本由于多加BR02接桥的关系,售价约高PCI-E版本10美金。定位将在Geforce 6600GT AGP与Geforce 6800GS AGP之间,对手将是同样采用接桥配撘ATi RV530核心的Radeon X1600 Pro AGP家族,据nVidia官方表示,nVidia Geforce 7600GS AGP的售价将会和ATi Radeon X1600Pro相约,但整体效能将会比ATi Radeon X1600XT还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