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585
  • 回复2

晚会摄影、舞台摄影技法与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失乐园&随风 于 2010-5-14 22:53 编辑

    1:事先熟悉拍摄内容。熟悉节目内容和特点,尤其是演员定格和节奏 。

    2:事先熟悉灯光、场地,确定所需要器材和拍摄角度。面对昏暗的观众席和稍纵即逝的表演精彩瞬间,要彻底熟悉自己的拍摄器材---典型的废话 。

    3:根据拍摄意图和现场条件选择曝光方式。时装类、歌曲类演员有定格和静止动作,可以选择光圈优先等自动模式;舞蹈等运动适宜采用速度优先自动模式,这个速度也根据不同类型舞蹈选择和表达效果选择。

    4:根据通常舞台高度,拍摄地点不宜太靠座椅前排,否则很可能照不到演员脚部。座椅视线升起高度为11-12厘米,即便是较高的0.9米舞台,在三、四排以后拍摄,也能看到演员脚部了---人的通常坐视高度为110~120厘米。通俗歌曲流行音乐类晚会站立场地较多,拍摄高度大,但这类演出临时搭台的高度也不小---多数是为了防止狂热的女粉丝们随便爬上台去强行亲吻 。

    5:三脚架是必须的,一个独脚架也是方便的。因为一般观众席不是记者席,座椅排距没有足够空间支三脚架。站立观看的流行音乐类晚会也不便于支撑三脚架,被演员煽起气氛的粉丝们可不在乎你的器材,必要时候也只能手持拍摄了,而这时候一个同伴的肩头在你前面充当两脚架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

    6:镜头通常采用长焦镜头,如果有必要,变焦镜头也可以。采用定焦镜头的好处是因为舞台面积不大且事先对拍摄有了解,可以充分精力用来抓取拍摄瞬间。通常正规舞台演出是有个演员中心表演区域的。尼康180/2.8就是非常不错的镜头,很适合拍摄舞台晚会演出类的。拍摄镜头光圈适宜大,但也可以适当提高ISO和利用宽容度来解决舞台灯光问题。

    7:应注意舞台灯光的色温问题。但通常情况下,带有一定偏色效果的画面更能体现舞台和演出内容的氛围。演出灯光效果经常有变换,光源、色温混杂,采用自动色温是个不错的办法。

    8:剧场晚会拍摄时一般不让走动以免影响其他观众,所以,事先熟悉场地和演出内容很重要;同样道理,闪光灯通常是禁止使用的,这是常识。但有些时装类表演、通俗演唱会、需要热闹效果晚会、露天晚会等是例外。

    另外如果在剧场观众席中,快门的声音也另人讨厌,尤其是连续拍摄,这时旁轴的优势就明显了。有种相机防寒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噪声。总之除非给摄影的拍摄专场和排练(是最好的拍摄时机)专场,在正式演出时,摄影者一定不要干扰舞台演出,因为有个人能让工作人员把你扔出去,他就是“舞台监督”。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0-5-22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说!
值得学习!
smilies1::903: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5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支持楼主!smilies1::902: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