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752
  • 回复10

阴沟里翻船!历史上的十大最短命CPU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7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页:CPU败将沙场秋点兵

    计算机没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没有CPU,CPU作为计算机中最为关键的部件,可以说处理器的发展就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这数十年中,市场上出现过很多不同型号的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产品,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处理器发展到今天 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是所有的处理器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有些处理器的生涯就非常的短,可以说是非常的“短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处理器,一起来缅怀一下它们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页:牺牲 P4 Socket423处理器惨遭淘汰

    Intel推出Pentium4的最初采用的是Willamate内核,封装使用了Socket-423接口,这种接口的处理器诞生不久就被采用Northwood内核的Socket 478封装的Pentium4处理器完全代替了。

Socket 423:2000年11月-2001年8月

Socket 423:2000年11月-2001年8月

Socket 423:2000年11月-2001年8月

    采用Socket-423接口的Pentium4处理器的性能并不是太好,而且主频也相对较低,很多选择了这种平台的用户都难免为之后悔,因为选用了这种平台的升级可能非常小。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页:郁闷 安腾重金打造没人买帐

    Intel的博大精深是AMD不能够相提并论的,Intel在全球一共有5个研发团队,十几个芯片制造厂,在和HP合作并且购买了弗特科林处理器研发团队后,推出了安腾处理器,这种处理器是和我们普通的处理器的X86架构是不同的。

 

 
    安腾处理器虽然在技术上还是比较先进的,但是消费者似乎并不买帐,安腾处理器的销售并不是很好,虽然后来他们推出了安腾2,但是和AMD的Opteron的强劲增势相比,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页:前卫 Pentium Pro不能兼容16位程序

    Intel在1995年推出了Pentium Pro处理器,其中文名称叫做高能奔腾,这款处理器提供了比较大的缓存,不过这款处理器同样没有获得应有的成功。

主频200MHz,512KB二级缓存的Intel Pentium Pro处理器

    这款处理器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性能,而是因为它是一款纯32位的处理器,不能够对之前的程序兼容,这样的设计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这款处理器难逃厄运。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页:跟风 Slot A架构被Slot-1玩弄

    AMD在经历了K6-3的失败之后,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Athlon系列处理器,不过在第一款处理器上,AMD仿效Intel推出了Slot架构的处理器,和Intel的Slot1 不同,他们叫做Slot-A。

 
 
    但是,Slot-A俨然没有Slot-1成功,Slot-1从Pentium 2 到Pentium 3 ,以及Celeron处理器使用的都是这种接口,而且随后出现的各种转接卡让Intel平台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干扰。
 
    Slot A的境遇就不同了,因为只有最初的Athlon处理器使用的这种接口,其市场寿命非常短,而且没有丝毫的前后兼容性可言。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页:阉割 无缓存Celeron性能惨不忍睹

Intel推出赛扬处理器这件事在当时看来真是有些匪夷所思,因为之前的处理器的宣传全是朝着性能最好的方向进行的,然而Intel突然推出一个“阉割版”的赛扬出来,令大家有些费解。


很早以前曾推出的Celeron也没有L2缓存

在1998年Celeron采用Covington 内核, 没有二级缓存。

 
 
    不过,最初的赛扬处理器没有受到人们的喜欢,其最大的问题是性能不好,因为最初的赛扬处理器是没有二级缓存的,这样使得这款处理器的性能是在是惨不忍睹,很多用户在购买之后都大呼上当。
 
    不过,Intel及时改正了这一点,在随后的赛扬处理器中开启了Pentium系列处理器1/2或者1/4的L2缓存。使得赛扬系列一直入门级电脑的首选之一。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7页:昂贵 486 Overdrive升级意义不大

    Intel在486时代曾经推出过一种处理器,名字就叫486 OverDrive,这种处理器能够以两倍的内部操作速度,达到40MHz,这可能是最早的超频的处理器了。

   

1989:大众市场的PC系统-Socket 1、2、3

1989:大众市场的PC系统-Socket 1、2、3(续)

    Socket 2需要更多的电力:为了提供稳定的分流电压,CPU的陶制封装机板一定要焊接上电压稳压器。 这是一套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由于早期的主板都非常的昂贵,远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想象的,更不要说升级,因为升级的代价将会非常高昂。OVER DRIVE就有点类似转接卡的概念。他们多数都是使用新一代的核心,上一代的接口,比如586的核心使用486的接口。

    486 OverDrive其实并不算是太失败,只不过是这款处理器出来的时间并不是太合适,因为很快处理器的频率就得到大幅提升,出现了我们很熟悉的486 DX100处理器以及Pentium处理器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页:盲目 K6-3利齿因复杂错失良机

    AMD在K6-2处理器获得极大的成功后,便迫不及待的公布了研发代号为“Sharptooth”(利齿)的K6-3处理器,K6-3在当时可算得上是最先进的处理器之一;因为向来被认为工艺落后的AMD居然在0.25um制程的K6-3中加入了256KB全速二级缓存,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119平方毫米的处理核心中竟然集成了多达2000千多万个晶体管。

    代号为K6XV3+2的K6-2+和代号为Sharptooth的K6-III,当年都相当抢眼

    K6-3的失败在于它的架构过于复杂了,在当时的工艺并不成熟的时候就会造成良品率想当低,所以成本会比较高。而且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K6-3的发布被P3超前,虽然价格要低一些,但是其性能却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我们几乎没有见到这款处理器在市场上有销售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9页:错误 Intel P3 1.13无法正常运行

    相信大家都记得铜矿核心的P3 1.13GHz的招回事件吧,这款处理器招回的原因是在使用中发生了执行部分软件时死机、不稳定等情况;或者可以更为确切地说,这种处理器在采用任何芯片组的主板上——包括Intel自家的BX、810、820和VIA的694X主板上——都无法正常运行;即使是搭配Intel特制的并且更新了BIOS的VC820主板也无法正常运行很多的测试软件!

Intel Pentium III 1133 MHz Markings

    这款处理器出现这个问题并不是偶然的,其中有着很多必然的因素,首先我们知道,在这款处理器之前,铜矿内核已经达到了1.0GHz,这几乎已经是它的极限了,可以说,这款P3 1.13其实就是一颗超频后卖出的处理器。

    然而,这次的超频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它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抢在AMD的Athlon 1.1GHz之前推出。

    这款处理器在发布之初就被招回了,所以我们几乎很少看到这款处理器,在网上也很难找到该款处理器的图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0页:尴尬 Pentium 60性能低价格高

    在486之后,Intel发布了他们的Pentium系列处理器,采用这样的名称的意义主要是因为要避免数字不能够申请品牌的尴尬。

    1993年出现的Socket 4最终应用于两款处理器上:Intel Pentium 60和Pentium 66,其中低速版本工作在30MHz系统总线速度上,与486处理器相其比速度是相当的慢。另一方面,虽然Pentium 66区有更多的功能,但是大多数用户情愿购以同样的价格买速度更快的486DX 100。

    速度更慢,价格更高的处理器怎么能够获得成功呢?Pentium等到了Pentium100的出现才发挥出了它的威力。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