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太子车[wiki]市场[/wiki]后劲十足</strong><p> 太子车的长轴距、低座鞍、高手把的特点,塑造了一种潇洒的骑乘姿态。因而它首先被[wiki]城市[/wiki]和[wiki]经济[/wiki]较发达的东南沿[wiki]海[/wiki]地区的[wiki]消费[/wiki]者所接受。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也逐渐被北方地区市场接受,北方平原地区的青年[wiki]农民[/wiki]消费者开始对太子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br/> 根据我们对摩托车市场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太子车的市场格局大致如下:</p><p align="center"><b>[wiki]广东[/wiki]、[wiki]福建[/wiki]是当前太子车的主要畅销市场</b></p><p> [wiki]广东省[/wiki]的潮汕地区和福建省的平原地区是太子车的畅销地区。广东省每年的摩托车销量约为60万辆,骑式车和踏板车的比例为3:2。太子车由于颇受身材偏矮的广东人的喜爱,约占骑式车的1/3,由此推算得出太子车在广东的年销量约为12万辆。<br/> 福建省每年的摩托车销量约为28万辆,骑式车和踏板车的比率为2:3。由于大[wiki]长江[/wiki]集团早在90年代初就针对广东和福建的用户身材偏矮的特点,推出了豪爵GN太子款。该车型既保留了太子车的低座鞍、高把手的特点,又具备车身轻巧,可载物等优点,成为十年来一直流行于广东和福建的畅销经典太子车型。大长江集团对摩托车市场积极进行引导的结果,使该省的大部分男性消费者对太子车情有独[wiki]钟[/wiki],所以90%以上的骑式车是太子车,从而使福建成为继广东之后的另一个太子车畅销市场,年销量约为10万辆。</p><p align="center"><b>[wiki]江苏[/wiki]、[wiki]浙江[/wiki]两省太子车需求强劲</b></p><p> 江苏、浙江两省太子车的销售情况不错,而且市场前景看好。苏南、浙北和两省东部沿海地区城镇的经济比较发达,百姓收入增加较快,当地摩托车的用途正在由运输[wiki]工具[/wiki]向代步、休闲工具转化。太子车作为休闲车型,市场占有率也随着上升,估计占全部摩托车销量的10%。以江苏、浙江每年摩托车销量共100万辆计算,两省太子车的年销量合计为10万辆。</p><p align="center"><b>京、[wiki]津[/wiki]、冀太子车销售势头不错</b></p><p> 在京、津、冀摩托车市场,跨骑车在骑式车中占据主要位置。但是,近年来太子车在这些地方的市场出现较好销势,经销太子车的商家数量也有较快增加。特别是在农村,威风[wiki]气[/wiki]派、动力强劲、价格适中的太子车备受25岁以下的青年人青睐。摩托车商店里经常有青年消费者围着太子车问这问那。豪爵、嘉陵、宗申、力帆等品牌因款式新、性价比合适、维修服务有保障而成为消费者首选。记者在[wiki]河北[/wiki]唐[wiki]山[/wiki]市玉田县城,就曾见到有十几辆太子车行驶。据经销商介绍,在当地市场,4000元—7000元的太子车最受青年人欢迎。<br/> 除了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其他地区市场的太子车占全国摩托车需求的比率约为3%。按国内摩托车年销量1000万辆计算,减去上述四省的188万辆,全国其他市场的摩托车年销量为812万辆,太子车年销量按3%计,约为24万辆。</p><p align="center"><b>中西部太子车市场前景看好</b></p><p> 尽管由于道路条件、购车用途、消费习惯、购买能力方面的差异,目前太子车在中部和西部市场的需求有限,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当地消费者的观念也将发生新的变化,太子车市场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br/> 近年来,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商机,越来越多有一定实力的摩托车企业开始开发和生产太子车,太子车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技术[wiki]水[/wiki]平和产品多样性的重要体现。<strong>大长江、南方雅马哈、钱江</strong>、宗申、力帆、轻骑[wiki]铃木[/wiki]、新大洲等企业分别生产了排量从100cc~250cc的不同款式太子车,<font color="#ee1111" size="4"><strong>主要为美式巡航太子款、[wiki]本田[/wiki]CM款、豪爵GN款三类。</strong></font>当前,全国生产太子车的企业已达到数十家之多。越来越多的经销商、特别是县城的经销商开始销售太子车,使之在农村市场需求迅速上升;同时,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消费意识的加强,使得当前每年50万~60万辆的太子车市场表现得后劲十足。</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5 15:20: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