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324
  • 回复7

[摩托车] [推荐][分享]中国摩托车产业之格局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trong><font size="6">中国摩托车产业之格局演变(一)</font></strong></p><p><font color="#393c39">&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4">话说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br/><br/>  话说中国摩托车大势,是一片混乱,乱了再乱。<br/><br/>  如果非要一言以蔽之,“乱”,应该就是目前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大格局。<br/><br/>  乱世出英雄,乱世英雄起四方,乱才有故事。试问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是哪一段,不用调查就知道,是三国时代。因为三国是乱世,是英雄辈出的时代。<br/><br/>  毛泽东曾有言,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可见一生造反的他也以“治”为归结。<br/><br/>  中国摩托车之乱,有“治”的一天吗?<br/><br/>  作为现代工业的一类,摩托车产业有“治”的标本和样板在,那就是日本。日本“四大家族”从纷乱中杀出,坐定天下,虽然他们之间仍有竞争,但大的格局一但确定,他们的共同利益将受到这个大格局的保护。<br/><br/>  中国的摩托车产业,是以日本为蓝本的。当今的摩坛,不论成名英雄,还是后生小辈,其实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未来的大格局都有一个基本的判定:有几家大的品牌,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共同垄断和瓜分中国市场。所以,成名英雄,想扫除宵小,后生牛犊,则以“天下将相,宁有种乎”以自励,反正比赛刚刚开始。说到比赛,制订的掌握游戏规则的行业管理,二十多年的丰功伟绩,嘿嘿,不说也罢。反正是搞得比赛永远无鸣金之日,从“目录”、到“公告”、再到“3C”,参赛者是越来越多,大伙一拥而上,群殴乱打,外带扔石灰包,使暗器,抄别人不脸红,仿别人不领情,不开票成了核心竞争力,如此不堪,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混在市井流氓中,不世之高手要想飘然而出,长城上挂门帘——不可能有门!<br/><br/>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乱归乱,乱治的循环是不变的。只不过日本20年横扫六合,成为世界摩托车强国,中国多来几个20年而已。总体而言,中国摩托车的竞争大格局还是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细心剖理,大致的脉络不难把握。但面对现实情况,囿于立场观点,说法也就不尽相同。</font></font><br/><font size="4">&nbsp;</font></p>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 style="FONT-SIZE: 16px;"><strong><font size="6">中国摩托车产业之格局演变(二)</font></strong></div><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5"><strong>目前之格局 尹明善“七雄论”</strong><br/></font><br/>  <font size="4">尹明善是中国摩托车界的巨擘之一,力帆品牌的掌门人。力帆在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尹明善更以“明于察势,善于归纳”享誉业界,尹老爷子快人快语,往往一语中的,他原创的经理管理的“口诀”,用红字写在力帆工厂的墙上,见者莫不深以为然。<br/><br/>  对于目前的竞争格局,老爷子也有结论,就是“七雄论”:力帆、宗申、大长江、隆鑫、嘉陵、钱江、新大洲本田,是为七雄。<br/><br/>  用“七雄论”表述目前的竞争局面,肯定会有不少异议,七雄之外,恐怕还有英雄不服气;七雄之间,梁山英雄的座次,恐怕也多争议。<br/><br/>  中国摩托车的“梁山英雄排座次”,目前只有行业的产销量排名。产销量自然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中国机械》曾于去年年底前推出中国第一榜《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摩托车品牌》,入围42家品牌,虽然失之于宽,但总体反映尚可,希望能在以后像《财富》、《福布斯》及《美国商业周刊》那样,对中国摩托车的品牌、人物及产品做出客观的排行榜。竞争力应该说是“可见的实力(数据)+专业人士的印象分”,数据的评价功能自然不容置疑,属于认识世界的定量分析,但印象分是定性分析,在中国特别的环境下,印象分可能有失偏颇,但也可能更接近实际和真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十分欣赏尹明善的“七雄论”,真理是片面的,也是个性化的,退到一万步,也等于提出一份“讨论稿”,供大家增补修改。<br/><br/>  关键、核心的问题是,中国摩托车市场需要这么一个排行榜,经销商和消费者需要以此决定品牌的取舍,就是生产制造企业本身,老板本身,也需要这样的排行榜来确认自我价值,确定自己的江湖地位。<br/><br/>  <br/>  从2002年的情况看,亏损近1.7亿。嘉陵过去确实是中国摩托之王,但据此观之,已经不能名符其实,嘉陵近来仍以“产量保持王位”作为宣传要点,若出于为市场打气,尚可理解,倘若还以王爷心态自处,就很危险了。业内一位资深媒体人曾有断言,嘉陵什么时候不称王,什么时候就有救了!<br/><br/>  尹明善推崇重庆板块,颇有“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自许和自信,以力帆的发展历程和业绩而言,也是情理之中。据亲自耳闻尹明善“七雄论”的商家朋友讲,尹总对七雄的情况都有相当的了解,还就“七雄”的“资本、品牌、质量、价格、研发、营销、服务、出口、公众形象、管理团队”等各方面展示的竞争力作了分析。<br/><br/>  以尹总的“十大要素”分析竞争力,确为一家之言。这里面就有不少只能靠打印象分。谁高谁低,标准不能量化,公论只好在各人心里了。<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8 0:36:25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 style="FONT-SIZE: 16px;"><strong><font size="6">中国摩托车产业之格局演变(三)</font></strong></div><p><font size="4">七雄之外,金城、洛北易近年来表现不俗。金城出口势头很猛,国内市场也大规模收复失地,重振雄威;洛北易的大阳品牌,市场运作非常成功,所遗留问题是资本层面尚待整合,远勤山以商家出身,既有自己的事业,又以职业经理人身份打理洛北易,在外资、国有、民营三个鸡蛋上跳舞,功力不浅,未来变数也不小。<br/><br/>  轻骑是中国大品牌之一,这些年来多有坎坷。痛定思痛,轻骑做了许多调整提升工作,近一两年颇有成效。一是将“轻骑”品牌交由上市的“济南轻骑股份有限公司”运作,内部滥用“轻骑”品牌的现象得到遏止,二是去年至今,推出的新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良好的回应,产品出口也蒸蒸日上。<br/><br/>  今年以来,国有老品牌如金城、轻骑、建设都有老树新花的状态,让人颇为惊喜。一方面,这些企业的体制创新工作虽无重大突破,但也有相当进展,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硬件条件还是过硬,经得起风吹浪打,再者三,作为国有老企业,前些年都花了功夫开拓海外市场,待到今日,终有回报。这些年,江湖上总爱传言,说这家要死了,那家不行了,民营小企业说死可能就死了,国有大企业,说死可不那么容易。大死小活是逆淘汰,中国摩托车产业逆淘汰出现,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难辞其咎。<br/><br/>  如果仅以七大品牌的情况分析,三大板块重庆占了四家(力帆、宗申、隆鑫、嘉陵),广东一家(大长江),江浙两家(钱江、新大洲本田);以企业性质分,国有两家(嘉陵、钱江),民营四家(力帆、宗申、隆鑫、大长江),合资一家(新大洲本田)。<br/><br/>  从一般比例来看,“重庆板块”和“民营”机制占了上峰。<br/><br/>  近年来,摩托车企业所属的“板块”,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是摩托车经销商研判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再加上大家又习惯把各板块分为一线、二线、三线,所以,“三大板块”、“三大体制”、“三线品牌”成为描绘中国摩托车产业竞争力版图不能回避的色彩和语言。<br/><br/>  说到车,要看是哪个板块的体系,说到商业往来,要看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说到价格政策,要看是哪一线品牌,总之,这是市场区分品牌差异的重要坐标。<br/><br/>  三大板块应该说是二十年市场竞争自然形成,不以桀存,不以纣亡。<br/><br/>  重庆是中国摩托车产业发轫之地,其中嘉陵、建设居功至伟。<br/><br/>  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所有同仁,吃摩托车饭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嘉陵、建设、轻骑、金城、幸福等开创者的功绩。<br/><br/>  重庆“三大家”力帆、宗申、隆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得农村市场全面启动之天时,嘉陵建设开拓配套体系之地利,民营体制汇聚风云之人和,英雄登高一呼,应者如云,东奔西突,呼啸来去,基业草创,遂在中国摩托版图上裂土封疆,蔚为大观。所谓“开创新局面”,大概就是如此!<br/><br/>  待风尘落定,人们才回过神来,研究尹明善、左宗申、涂建华是何方神圣,凭什么呼风唤雨,纵横裨阖?<br/><br/>  三大家都以发动机起家,以日本机为蓝本,仿制、改造,最关键是做到了大规模、低成本。<br/><br/>  力帆以发动机制造为核心竞争力,水冷、多气门,新概念不断。其实,力帆成功之处,在于早年100和110发动机的研发,仿制中有自己的创新,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同,也为力帆带来了声誉和效益。相对水冷、多气门,这些技术的市场优势是有前提条件的,风冷、水冷各有使用环境和条件,给“水冷”加上“摩托换代”的重任,恐怕行之不远。力帆在整车上下功夫似乎有些不足,有可能是意不在此,也可能是暂时力不能及。力帆到今天,成绩已然不俗,无疑面临再上一层楼的机会和压力。力帆卖酒、搞贴牌家电,想介入金融业,反映了这样的现象:到力帆这样的规模,年有赢余,继续投摩托车没有意义(重复规模没有必要,深入投资如全新发动机、全新车型,在国内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不成功赔钱,成功被仿制赚不到钱),改行做其它也不敢深入,政策、市场的推动牵引力已接近峰值,如何破局,值得全行业深思。<br/><br/>  在摩托车圈内,在位掌门人以尹总为年长者,这也是我们判定贴牌生产家电等不过是力帆虚晃一枪。力帆的未来,在于第二代的队伍建设,尹明善晚年创业,成就比别人更为值得珍惜。 中国民营企业,力帆这样的民族品牌,成败多系于领袖一身,我们衷心祝力帆能够“好风凭借力,一帆济沧海。”<br/><br/>  力帆和宗申,刚开始几乎可以说是同质的拷贝,但随着时间推移,领导人的风格渐成企业风格,如果说力帆表现了宽广的一面,宗申则表现了深入的一面。宽与深,都是风格,在目前的中国,可以说难分轩轾,各擅胜场。左宗申在投资和营销上,表现了较强的一致性,表现了对摩托车矢志不移的爱,这在中国摩托车行业是少见的,在专业精神方面,和大长江有共通之处。宗申赞助赛车运动,为中国摩托车同行提供了现实的榜样,好车是赛出来的,优秀的车品牌是绕不过赛车运动的,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要有奥运会和世锦赛的金牌作证。宗申的赛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6-8-17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顶,我来顶·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6-9-2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p><p>我不会输给你!</p>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6-8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天涯明月)[推荐][分享]中国摩托车产业之格局...

[em23][em23][em23]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8-11-17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pf :pf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