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工不同酬 拖欠克扣工资
黑中介让暑期打工大学生很受伤
来源:六安新周报
编前语:放假了,大学生们有的开始了自己的暑期打工生活,但几乎每个暑期都有大学生因暑期打工而上当受骗,同工不同酬、拖欠克扣工资、黑中介让大学生们的暑期打工生活蒙上了不和谐的阴影。
怎么避免大学生暑期打工的陷阱,近日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下面我们将以案说法,让大学生远离暑期打工陷阱。
进入7月以来,国内各地高校陆续放假,不少大学生开始过上暑期打工的生活,劳务市场也不断有大学生的身影出现。与此同时,一系列暑期打工陷阱,让许多打工大学生面临同工不同酬、被拖欠克扣工资的遭遇。这些都让大学生们很受伤。
案例一:
勤勤是我市舒城县人,在合肥上大学。去年暑假,为了勤工俭学,她通过合肥的一家中介公司,找到了一份抄写员的工作。在签署协议前,对方要求勤勤交了100块钱的押金,说是怕她在一周内完不成工作量,影响他们公司的信誉。
勤勤当时也没多想,就交了。这份兼职可以在家完成,主要是抄写一些会议材料,领导的发言稿等,勤勤就在朋友租的房间里没日没夜的炒。有时候交手抄稿时,对方还以字迹不工整、有错别字等理由让勤勤重新抄。整整一周的时间抄的都是同样的内容。勤勤感觉这个公司有点问题,就准备离职,但是该公司拿出当时签订的合同,让勤勤赔偿违约金100元,勤勤和她理论,对方以违约起诉为由进行恐吓,胆小的勤勤最终支付了违约金100元,连同押金以及中介费,勤勤共损失了230元。
案例二:
小王是合肥某高校的大三学生。去年暑假,他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赚取下学期的学费,准备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兼职打工,但当他去劳务市场求职后发现,情况并不简单,在找寻工作的过程中,他被一家黑职介骗去了100元的“求职保证金”。中介既没有给他提供缴费凭证和任何书面承诺,也没有给他提供任何的工作机会。
后来小王经人介绍来到了一家制作冷饮的工厂打工,一个月一千块钱。他本想借此机会学习些经商经验,并获得一些劳动报酬,但由于在工作中不小心包装错了一箱冰棒,老板就以赔偿为由,扣发了他半个月的工资,这让小王百口莫辩。
兼职原因有仨
据悉,目前市场上大学生暑期打工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贫困家庭的学生为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需要通过暑期打工来缓解经济压力;二是有些同学想通过暑期打工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三是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面对这种压力,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对于暑期打工的现实环境,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彭军分析说,当今用工市场供大于求,大学生不仅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要提高警惕,了解一些劳动法的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高维权意识
据悉,大学生暑期打工所选择的单位往往规模不大,大多是一些小公司、小作坊、小饭店。这些单位的雇主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有意剥夺大学生的劳动成果,极易让打工的大学生掉进陷阱。
由于只是寻找暑期打工,求职的大学生面对用人单位一般只问薪金待遇,很少提及其他方面的权益。由于绝大多数打工学生担心维权耗时费力,往往在权益遭到侵害后,除了个别学生试图维权外,其他学生大多是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所以,不法雇主往往心中偷乐,侵害学生权益的不法行为也就愈演愈烈。
选择合法注册单位
在暑期打工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尽量选择正规的中介机构。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会为学生提供正规的中介机构信息和暑期打工信息,而利用学校的资源寻找暑期打工是比较安全的途径。
如果大学生不满足于学校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社会上的正规机构寻找暑期打工的机会。通过一定渠道寻找到用人单位后,大学生要事先对用人单位进行全面了解,一定要去工商部门了解这个单位是否是合法注册的。
签订劳动合同
或书面协议
据彭军介绍,大学生暑期打工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短期的劳动关系,目前,我国法律在这方面还不完善。但是大学生在做暑期打工前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在暑期打工过程中,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或者书面协议,这是日后维权最重要的依据。大学生利用暑期打工,如果在劳动过程中服从了用人单位的管理,考勤制度和作息时间等,是形成劳动关系的,享受《劳动法》的保护。
在签订合同或者书面协议时,要与用人单位约定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劳动条件等。这样,一旦发生被骗、拖欠工资等侵权情况,大学生可以及时向劳动、ga等部门投诉举报。
本报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