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485
  • 回复5

[城事] 59年前六安就有了图书馆 新图书馆年底或开工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2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9年前,就有了关于的故事;
那时,每天有500多人在这里读书看报;
后来,知道的人越来越少……
六安图书馆 有多少记忆可以重来?
来源:六安新周报
  今年2月份,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要求全国公共图书馆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面免费开放,看到这个消息,六安许多市民才如梦初醒:六安有图书馆吗?
       一些老六安可能会说,很早以前,六安就有图书馆,当时规模不大但气氛活跃。如今,这个图书馆几经变迁成了现在的金安区图书馆,但藏书有限、更新缓慢,已鲜有人问津。
       对于8090后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没有听说也不曾知道六安还有图书馆,他们看书最多的地方,还是曾经的黄金书屋、如今的新华书店。
       “夏日炎炎,要是能有个免费图书馆看看书避避暑,该有多好。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他们都朝思暮想一个像模像样的市级图书馆能早日照进现实,重温那些徜徉书海、品读书香的记忆。
10万册图书馆 一分为二
  1952年,在原六安县的文化馆里多出了一间图书室,里面摆上了书架和各式各样的图书,成了六安图书馆最早的雏形。
  1956年,在原六安文庙内正式成立了六安县图书馆,一度藏书10万余册,期刊报纸几百种,开创了六安的读书时代
  1978年,六安地区新成立了一个六安市,于是紧随其后建立了一个六安市图书馆,从原六安县图书馆分流了3万多册图书。
  今年67岁的徐生菊是原六安市图书馆的第二任馆长,据她回忆,当时图书馆的位置就在如今的梦中湖旁边,一个两排平房组成的四合院,坐南朝北。
  有三间藏书室、两间阅览室、两间资料室、一间采编室、一间少儿阅览室。去那里看书借书,只要交个押金办个借读证就可以读个尽兴。
  徐生菊说,图书馆成立后,每年六安周边的书市开张了,他们都会去采购新书,市区新华书店也会定期给他们配备图书,平均每年都会新增几千本,吸引了大批读者源源不断来把新书看成了旧书。
  藏书日益丰富,馆藏文献资料也在完善。80年代,一位六安市民因为评职称,需要找一张1958年的报纸。四处找寻无果后,最终在这家图书馆找到了。徐生菊说,当时他们订阅的都是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报纸期刊,每一种每一期都会细致珍藏。
1984年,在他们的细心打理下,图书馆被评为了三级图书馆,那时风光无限。
合二为一 图书只剩5万册
  1992年,六安县图书馆和六安市图书馆再次合二为一,搬进了人民路新建的三层小楼。
  然而两家图书馆的相融并没有壮大规模,反而图书的数量减少到了5万余册。徐生菊说,这是因为在之前分家和搬家的时候,流失了一些图书,一部分分流到了私人家里,还有一部分被当做旧书处理了。
  图书数量少了,新书也更新缓慢。为了解决读者看新书、多看书的愿望,六安市图书馆成立了一间集资图书室,即里面的图书均是读者集资所购,只要读者办理一张集资卡,每年充值1020元,就可以抢鲜看到最新的图书了。
  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还是比较单一,除了看戏看电影、就是看书了。徐生菊说,那时图书馆日平均接待200300位读者,最高峰都来了500多人。学生和年轻人成了主要读者群,他们有的来翻阅参考书、有的来痴迷武侠小说、有的借阅老师布置的必读刊物。
  那时我们的少儿阅览室很受宠,人民路小学与我们达成了联盟,每个星期分天分班级在这里开展活动。徐生菊说,他们定期在图书馆里与学生们举行诗歌朗诵、讲故事、读书心得讲演、智力竞赛等,煞是热闹。
  一直到1999年,六安撤地建市,这家图书馆划给了金安区管理,就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金安区图书馆。
物是人非 老图书馆有心无力
  楼还是那幢楼,馆还是那个馆,然而岁月变迁已是物是人非。
       一楼借书处十几个书架上一半新书一半旧书,还有几个空书架在一旁静候新书;二楼阅览室摆上了200多种报刊杂志,每天还有新鲜气息,时不时还能招来几位读者;二楼电子阅览室,虽然新更换了30台电脑,但也没能吸引更多读者光顾;三楼资料室更是常年冰封,无人问津。
       今年元月份,金安区图书馆正式全年365天免费对外开放。想借书,只要出示身份证办个借读证,交50元押金,还书即退;想读报,阅览室随时开放,无需证件和押金,随看随走。
       “即使这样的优惠政策,也没能带动图书馆人气。金安区图书馆馆长贾安安说,现在每天平均只有十几人来这里坐坐,大部分还是老年人为主。
       “目前,馆藏图书实际数量估计只有4万多册了。我们的购书经费每年都有限,新书采购也捉襟见肘。没有新书,也就难以吸引读者。
       这个源远流长的图书馆如今处境尴尬,又该如何继往开来?贾安安想进一步向区政府争取资金,一次性投入20~30万册图书,进一步完善电子阅览室,与各乡镇的文化站和农家书屋联网,资源共享,用数量和质量再次唤醒市民的读书记忆,找回那个风华正茂的图书馆。
美梦成真 新图书馆开工在望
  自从老图书馆渐渐被人们淡忘之后,市民期待一座与这个城市发展相符的新图书馆的美梦,做了很多年。如今,这个美梦即将成真。
  今年88日,市规划委员会正式通过市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规划。选址在市行政中心南大门对面,占地50亩,共20000平方米。其中市图书馆12000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市文化馆8000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
  据悉,市图书馆和文化馆力争今年底同时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与市规划展览馆和新博物馆隔路相望,形成文化政务新区。
读者回忆:
在图书馆
抢着看武侠小说
  市民王女士回忆,80年代她还在上初中时,一个星期至少要去图书馆4趟。除了看些报纸和杂志,她最喜欢在书架上找长篇小说看。
  那时图书馆的武侠小说最吃香,经常去发现被别人借走了。好不容易抢到一本,王女士如获至宝,带回家熬夜看、带学校上课看。有时,一本新的武侠小说不到一个月,就被翻成了旧书。
在图书馆
看了32年书
  今年78岁的常简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读者。从1979年成立六安市图书馆以来,他就开始经常光顾。
  89日,常简勋一如既往带着眼镜、水杯、一把伞、一把扇子坐在金安区图书馆的阅览室,翻阅着报纸。常简勋看书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摘抄,32年来光是做笔记就写了20多本。
  我住在梅山中路,每天坐公交3站路就到了。以前没有免费开放的时,我是偶尔来。现在免费了连节假日都开放,我是天天都来。常简勋说,由于年龄大了,眼镜和耳朵都不好使,很少看电视,只有每天看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社会动态。
1(1).jpg 2(1).jpg 3(1).jpg 4(1).jpg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1-8-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及时报道!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怀念以前的老图书馆!
那里现在早就被拆了吧!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老图书馆真没去去过。。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5_997:} 免费开放的吗?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小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六安文化馆看过连环画。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