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515
  • 回复8

[名流汇] 人生无处不“江湖”——本报专访六安籍著名学者鲍鹏山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无处不“江湖”
——访六安籍著名学者鲍鹏山
  来源:六安新周报
  作为六安在外的文化名人,鲍鹏山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也一直关心着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是六安人,对家乡的宣传我义不容辞,我也非常愿意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jpg
鲍鹏山档案
  1963年3月1日生于安徽六安,民革成员。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申请支边,至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现任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鲍鹏山在《百家讲坛》中主讲的《水浒》,不论在学术界和观众中都引起很大反响。
  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寂寞圣哲——影响我中学时代的一本好书》、《论语新读》、《新说水浒》、“思想的历史”丛书(三本):《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
  亲切的乡音,标志性的笑容,记者面前的鲍鹏山没有一点明星学者的架子。825日,特邀出席六安市文代会的鲍鹏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关于文学、关于经典、关于水浒,鲍鹏山对人生江湖的理解与众不同。
六安
年少时绚丽的梦
  上世纪六十年代,鲍鹏山出生在六安张店一个普通的农家,在他的记忆里,那个时候村子里连书都难得找到一本。父亲是一个读过私塾的“文化人”,这是鲍鹏山的幸运。夏夜,鲍鹏山兄弟三人躺在星空下的竹床上,数星星,背古诗——那是父亲的影响,也是鲍鹏山启蒙教育的起点。
  2009年,鲍鹏山用一篇“父亲的家国”作为新书《风流去》的序言。在文中,他写道:“我父亲少时读私塾,读《论语》《孟子》,读《千家诗》,几年的私塾教育,使他终身都像一个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的情怀气质……有着读书人的思维方式……还有着天下家国的眼光……”
  父亲是鲍鹏山的启蒙老师,其一言一行对他影响至深。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国家分配,而是背上行囊,选择到青海支边。
  年少时,鲍鹏山最美好的记忆都留在六安,18岁时,从张店中学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在那个只有百分之几的大学录取率时代,鲍鹏山考上大学,不仅自己欣喜若狂,父辈们也是无上荣光。“在考上大学之前,我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大学四年,每次放假回来,也是衣袖一卷,帮家人收麦割稻。遗憾的是,父亲在前几年就离开了我们,我特别珍惜今天的亲情,母亲过不惯城市生活,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回老家看望母亲。不管今天的你多么优秀,首先是父母孕育了你。”今天的鲍鹏山虽然声名远播,但是六安是他的根,这里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许是学文学特有的浪漫情怀,更多的应该是父亲家国思想的影响。1985年刚刚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鲍鹏山,便坐上西行的列车,到青海教育学院(后来合并到青海师范大学)支教。
  “我对世界怀着强烈的向往,正是对外面世界的渴望,鼓舞着我考上大学,也鼓舞着选择了支边。”
  从安徽到青海,后来又从青海到上海;从农村到城市,鲍鹏山说这样的生活给了他丰富的人生体验,曾经贫瘠的生活,对他来说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让他在看待事物时多了一种角度,多了一份包容和接纳。
《水浒》
影响一生的好书
  采访鲍鹏山,不能不说《水浒》,在央视《百家讲坛》的讲台上,正是凭借对《水浒》人物的全新解说,让全国观众认识了说“六安普通话”的鲍鹏山。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曾几何时,《水浒》是鲍鹏山随身必带的小说,这才有了后来《百家讲坛》上对“一百单八将”的精彩诠释。
  在少不读“水浒”的年纪,鲍鹏山就看过《水浒》。其实,后来上大学,做学问,鲍鹏山一直没有将《水浒》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不过,我很喜欢《水浒》,前后完整地读了四五遍,零星地读就不知有多少遍了。我研究的方向是诸子百家,兼顾唐宋、秦魏,《水浒》远在研究之外。”
  如何能将一部老少皆知的名著讲得有趣、有用,鲍鹏山显然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接到《百家讲坛》的邀请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走到哪儿都带着《水浒》,即便是出差讲学,一本《水浒》,一支铅笔,也是必带的‘行李’,只要有闲暇时间,哪怕是几分钟,都会拿出来看几眼。如今,这本《水浒》早已批注满页。过去自己读,觉得有趣好玩,但给别人讲就得有新意,越是大家熟悉的故事,越是难讲。我讲《水浒》时,希望观众能通过我的讲述,进入到《水浒》故事的背后,看人,看人生,看人性,看是什么东西决定了人性。”
  在《水浒》的解读上,鲍鹏山是与众不同的,在众英雄好汉中,他最爱的不是“万人迷”林冲,也不是“大英雄”武松,而是鲁莽之人鲁智深。“在一百单八将中,我认为做人当做鲁智深。鲁智深是个鲁莽之人,但是人生很完美。他的可贵就在于有一颗赤子之心,对于是非,他做出的往往是人的第一反应,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只做是非判断,不做利害判断,这样的人最单纯、最可爱。江湖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争权夺利,而在鲁智深身上没有这些东西。”鲍鹏山新说《水浒》,不是简单地去鼓吹英雄的江湖行为,更多的是英雄们行为背后精神性的东西。
价值观
学习的最高境界
  在鲍鹏山看来,价值观的学习是最高境界。“价值观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这是鲍鹏山的核心观念之一。像《三国》、《水浒》这些经典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这些经典所弥漫的价值观,今天依然具有普适性。
  鲍鹏山崇拜鲁迅,鲁迅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鲍鹏山认为,鲁迅的书是经典,经典的书,可以让人变得聪明。“经典的东西一定要挑选一些去读,这是底线。好书,能让人真正聪明的书,不多,但有可能读了一本就豁然开朗。好的文学作品是具有普适性的,其中折射出来的哲理,对多数时代的多数人都有用。”
  一个人的境界不取决于他知识的面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他认知的能力有多强。用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显然是不明智的。读什么书学什么知识也要经过“过滤”,并不是什么知识都要掌握。“读书不是为了增长知识而是为了增长判断力,是为了培养价值观。”这是鲍鹏山从孔子的教育理念得出的结论。在他眼里,技能的学习是第一个层次,知识的学习是第二个层次,只有价值观的学习才是最高境界。
  鲍鹏山也曾在六安给党员讲过关于价值观的课,这次参加六安的文代会,让他再一次有了和故乡拥抱的机会。看到家乡的变化,鲍鹏山有喜有忧:“六安文化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符号,特色不够明显,还需要进一步提炼。比如红军文化,宣传时应更加突出地域特色和内涵延伸,外地的人不是想知道从这里走出去多少将军,而是想知道这里为何诞生了这么多将军。在外地,去图书馆已经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六安在这方面还有欠缺。”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1-9-14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15_997:}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15_997:}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25:}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学问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贴就顶,章显人品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鲍鹏山!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值强帖,帮你顶,^_^












充电定时器 电动车省电工具 农田面积测量仪 田亩仪 美甲机   achina.icoc.cn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