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区“小饭桌”多为家庭式经营 家长期待“小饭桌”早日走向正规 让“小饭桌”走在“阳光下” 编者按:由于市区的中小学很少有开设学生食堂的,这使得离学校近、提供接送服务、用餐方便的“小饭桌”,成为许多家远或工作忙,无法照顾孩子午餐的家长们无奈的选择。 但“小饭桌”多为家庭作坊式的,藏匿于学校附近的居民楼中,随之而来的安全、卫生等问题也令家长们担忧。“小饭桌”存在哪些问题?是否有相关部门监管?……记者对我市“小饭桌”的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查。 “小饭桌”藏在居民楼里 9月20日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位于梅山路小学附近的“小饭桌”。一位穿着米色风衣的短发女士,听说是来“现场考察的”,面带笑容地让记者进了屋。 这家“小饭桌”在一幢老式楼房的一楼,40来平方。虽然是大晴天,但屋里点着两个灯泡。 门口摆几张破旧的长桌,一排塑料凳子整齐地摆放在墙角。 透过昏暗的灯光,传来切菜的声音,一个中年妇女正在那切土豆丝。 再抬头一看,这厨房是院子“改装”的,太阳光从墙角的缝隙照了进来…… 房子有点旧,但厨房看上去还挺干净的,在室内,记者并没有看到营业执照之类的证照。 “这房子是我租的,开‘小饭桌’都9年了,没有一个孩子在我这吃坏过肚子。”老板娘麻利地系上围裙说,“时间长了,听说我这里可以吃饭,很多小孩就都跑过来了。低年级孩子我负责接送,中午我还帮他们辅导辅导作业……” 这间厨房,灶具、锅碗瓢盆一应俱全。灶台上是中午刚做的饭,案板上放着菜刀。所有的用具,包括厨房都收拾得非常干净。 “我今天中午做的肉炒土豆丝、肉丁毛豆米、番茄炒鸡蛋、醋溜海带丝、还有一个青菜肉汤,如果不愿意吃咸的,我还准备了一个甜汤。”老板娘指着煤炉上冒着气的汤锅说。 “不早了,快放学了,我要去接孩子了。”说着,老板娘解下围裙,向学校走去。 加入“小饭桌”是无奈的选择 记者在梅山路小学、人民路小学、解放路小学等小学附近采访中发现,“小饭桌”大多散落在离学校不远的居民楼中,尽管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但“生意”却相当火爆。 在人民路小学门口,一位家长说,“选择‘小饭桌’,我们也很无奈。因为工作非常忙,无法照顾孩子的午餐和休息,‘小饭桌’确实提供了方便,每月180元。不仅能帮忙接孩子,照顾孩子吃饭和午休,还能辅导孩子的功课。” 在人民路小学附近的一家“小饭桌”,六个孩子正围坐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吃着饭。小学四年级学生浩浩(化名)趁同伴不注意,调皮地从小玲碗里夹了一根土豆丝,这下,小玲可不干了,噘着嘴说,“再闹,我就告诉阿姨了。”浩浩做了个鬼脸继续吃饭。 浩浩今年刚刚加入“小饭桌”。他告诉记者:“我很喜欢这里。才来一个星期就适应了,这里的饭菜也不差,不会的作业阿姨也给讲,比中午一个人在家好多了。” 与浩浩不同,小学五年级学生强强(化名)对小饭桌可说是厌恶到了极点。 他说自己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被父母安排进了小饭桌,每天和十几名学生一起进餐。“刚开始,我还挺喜欢这种大集体的生活,但时间长了,都找不到与家人一起吃午饭的感觉。” 让家长们最纠结的还是卫生安全问题 家庭式小饭桌,既没有经营许可证、也见不到经营者的健康证明。虽然家长们在为孩子报名时,经营者都保证卫生状况绝无问题,自己也没有传染病,但家长依然不放心。 解放路小学的一位家长说,开学时为孩子寻找“小饭桌”时发现,“每个‘小饭桌’都有十几个孩子吃饭,而且没有卫生许可证,打听了几家都是这样。尽管担心孩子的卫生安全,但家家都是如此,在这方面也就没得选择,只能将就。”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这种“口头约定”会带来的隐患,在用餐时学生出了问题又该由谁承担责任?我市的“小饭桌”市场由哪个部门监管? 记者来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得到这样的答复:该局只负责城区、开发区几所大中学校食堂、大型酒店的食品安全监督,“小饭桌”归金安、裕安两区卫生监督所负责。 记者联系了金安区卫生监督所食品科,一位工作人员给这样解释,目前,因为大多数“小饭桌”都达不到办证条件,金安区辖区内没有一家“小饭桌”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 由于绝大多数居民楼内的“小饭桌”,多数不设置醒目标志,不挂牌子,卫生监督部门也不方便查处,除非有家长举报。但目前,还没有接到一起关于“小饭桌”的投诉。 合法的餐饮行业究竟要办哪些证照?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作为合法的餐经营,应具备《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工商营业执照》。 编后: 提起小饭桌存在的问题,许多家长都有同感,它的确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填补了空白。可真让小饭桌销声匿迹,家长们又不答应,毕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方便。小饭桌既然已经形成气候,那么食品安全、卫生监管该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将小饭桌的经营规范起来,在饭菜质量、服务和管理上制定标准,纳入正规的管理行列,让“小饭桌”走在“阳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