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112
  • 回复0

[家有儿女] 一次批评让优秀生自闭1个月 为何孩子如此脆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8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次批评让优秀生自闭1个月
优秀的孩子有人说她做得不够好,会难过很久
10个家长9个不敢批评孩子
为何孩子如此脆弱?
来源:六安新周报
 [案例]
优秀女生的自闭症
  那天上课,初三学生玲玲着实被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吊得难受,就忍不住拿出来看。没想到,刚把书给隐藏好,就被老师发现,走过来将小说没收,并在玲玲头上拍了一下。
  从小成绩优秀的玲玲,这样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那可是破天荒头一遭。于是,她当即大哭起来,一个月不说话……
一次失败竞选难过很久
  小婕上学后,表现一直很优秀,不仅成绩很好,在班里一直是班长。二年级下学期,班干部重新竞选,小婕想连任班长,但最后却落选了。
  落选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是,老师想让孩子受一点挫折教育。小婕妈妈说,竞选前老师就跟自己沟通过,说小婕因为从小到大,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别的方面都特别优秀,但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批评,有时候老师或者同学偶尔说她做得不够好,她就会难过很久,还经常眼泪汪汪。
  果然,落选后,小婕还没回到家就哭了,很不理解地埋怨,自己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也没有犯错误,没有理由选不上。
[调查]
10个家长9个不敢批评孩子
  中国有句俗话棍棒之下出孝子,讲的是对挫折教育的推崇。但最近这些年,随着中西教育理念的交流,赏识教育越来越多地被人提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记者在学生中做了一个小型调查,小学生8人,中学生12人。其中14人表示,平时在家里,父母都是表扬多、批评少。有一名小学生还表示,在家里都是他说了算,就算有什么要求,父母开始不同意,只要自己一哭,立马没辙。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家长,大家一致认为,教育孩子时应该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并行。但9名家长表示,实际情况中很少批评孩子,甚至不敢批评,因为稍微一批评,孩子就发各种脾气。另外,具体怎样进行挫折教育,很多家长也表示没有头绪。
[说法]
赏识教育
不是简单表扬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甚至是独二代,他们遇到的普遍问题就是,听到的表扬声太多,批评声太少,所以经常是一遇到批评就接受不了。现在有些孩子一遇挫折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跟家长、学校的教育都是分不开的。
  不过,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有一点很重要,家长要学会跟孩子进行沟通。孩子做错事进行批评时,也要注意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
  家长也不能把赏识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表扬,赏识教育也是需要技巧的。
  当孩子真正取得进步时再进行表扬,不要动不动就把表扬放在嘴边。无原则的表扬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容易使其骄傲自满,心理承受能力降低。
[链接]
赏识孩子5个技巧
  偶尔表扬 表扬带来的喜悦度,常跟表扬的频度成反比。因此,当孩子的好行为逐渐巩固后,就不必经常表扬了,免得表扬成为鸡肋。
  多使用身体语言 孩子越大,感觉得到父母亲密的身体勉励越难,因为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大了而羞于用搂抱、亲吻这样的表扬和鼓励方式。其实可使用更巧妙的身体语言来说明你真棒,如使用更有默契感的手势和动作,对孩子眨眨眼睛、竖起大拇指。
  暗示效果更佳 表扬方式要有新意,不易使孩子产生厌倦感。比如孩子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很干净,可以对他说是哪个小巫师骑着扫帚把这里收拾得这样干净,会在强化孩子好行为时,让他没有心理压力。
  擅用表扬日记 口头表扬会飞快地消失在记忆深处,物质鼓励也会变成普通的东西,让孩子记不起来因为什么而得到褒奖。而为孩子记表扬日记,可加注家长的话语,会使表扬更具体、更经得起回味。
  鼓励中夹杂巧妙的批评 在鼓励性的话语中,夹杂对孩子不足的巧妙批评,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不足有充分的认识。如孩子收拾玩具时,只把玩具胡乱扔进大箱子里,可以对他说:你把所有的玩具都送回了家,做得很好,但它们有不同的睡觉方式,你让它们回到自己的房间了吗?这样引导孩子注意将不同玩具各就各位,也就提高了表扬的标准。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