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人,3辆自行车,100多公里 来源:六安新周报 国庆节前的一个星期,皖西学院的吴文付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武汉的一位老人骑自行车从武汉到天堂寨旅行。看过之后他很受启发,便和同学商量,组织一次骑自行车出游的活动,一方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环保。 在前期的筹备过程中,吴文付和同班同学张新、张文伟等一起商量,在六安的某论坛上发帖,希望有赞助商可以支持他们的活动。帖子发出后,有几个商家和他们联系,愿意提供统一服装。也有十几个学生发来消息愿意加入这项活动,甚至还有女生也要加入。 “10月1号那天天气不好,有的人自动放弃了,考虑到出行安全、阴雨天气等问题,我们也劝退了一些人,愿意提供赞助的商家也被婉拒了。最后只有吴文付、张新、张文伟三人先行试路,以后有机会再组织其他人参加。”吴文付说。 考虑很谨慎 准备很充分 三人都是第一次骑车旅行,都不是六安本地人,都没有去过寿县。于是,前期的准备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保证出行质量和安全,三人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研究路线,置办行头,带的有食物、换洗衣物、水、垃圾袋、急救药品、手电筒、雨伞、打气筒等,甚至还打印了一张地图。 按照规划的路线,10月3日,上午七点半,三人从皖西学院出发,8点半左右,天下起了大雨,小小的雨伞遮挡不了,而且骑车还有风,雨伞经常被刮翻了,为安全起见,三个人就近找了家商店,买了三件雨衣。这下轻松了不少。 每到十字路口或者交叉路口,三人就停下来辨辨方向,有时拿不准的就问当地人。在晚上六点到达寿县县城,找了家旅馆住下。 路上惊险与惊喜并存 “路上的风景不错,寿县人挺热情的。也有人很好奇。在途中休息或者停下修自行车的时候,我们都会向别人介绍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主题,给不懂的村民解释,他们都很佩服。”张新说。 “在保义镇的一个小村子,我们看到树上有很多的柿子,停下来正在犹豫能不能摘的时候,一位老奶奶看到了我们,在得知我们是学生为宣传环保骑车旅行后,老奶奶亲自摘了许多柿子送给我们尝尝,并和我们拉起了家常。原来老奶奶的孙子也在外地上学,她希望她孙子也能和我们一样,有这种环保意识,多做点好事。” 吴文付说:“不过路上也有惊险的时候。在合六叶高速上,车子行驶的都很快。我骑着骑着突然感觉天黑了。原来是一辆大货车从我旁边经过。那辆货车拉的东西肯定是超载了,货物的体积已经超过了车厢的容量,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 “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的禁止焚烧秸秆的标语,我觉得这个很好,在我的家乡就没有这个。对宣传环保也有意义。”张文伟说,在途经安丰镇的时候,他们看到了路边上有个很高的台子,上面放了两辆因交通事故被撞坏的车子,“车子的车头几乎被撞没了,看着就让人惊心。上面还写有标语‘前车之鉴,君莫重蹈’,我觉得这个很有警示意义。” 回来之后,他们三人总结此次旅行的点点滴滴,得出了一致结论:累并快乐着。表示会继续将“低碳出行”坚持到底,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