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中小学生将有新式“电子身份证” 学生硬挤名校或成“黑户” 教育经费将随学籍走 本报讯 今后,上小学、中学都将有“身份证”。目前,市教育局正在按要求,给全市中小学生筹建电子档案,明年1月份,我市将全面实现中小学学生学籍网络化管理。 据介绍,中小学籍实行电子网络化管理,最直接的改变是每个中小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学籍号,并将伴随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求学过程。就像是身份证一样,一人一号,学生小学入学时,在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学籍,学校为学生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初中和高中入学时,都要从原毕业学校转来电子学籍档案,才能注册获得学籍。学生中途转学,也要从原就读学校转出电子学籍档案,才能在转入学校注册获得学籍。 学生的学业成绩、奖惩情况和学期评语也将纳入到电子学籍系统中,学校、家长都能及时跟踪到学生的成长情况。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孩子转入城里的学校,校方也不要发愁经费的事了。在全省统一的学籍网络化管理中,教育经费将以教育券的形式发给学生,做到教育经费随学籍走,也就意味着,学生到哪里读书,相关的经费等就会跟到哪里。 推行学籍电子化后,学生硬挤名校可能就会成为“黑户”了。今年,名校想再肆意招收借读生恐怕不再容易了。据介绍,学籍网络化系统全面实施后,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招生计划,在学籍系统中核定学校新生学籍总数。 12月底,我市学籍管理系统已经完成70%的信息录入。明年1月份,我市将全面实现中小学学生学籍网络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