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人黄卓: 15年如一日照顾残疾人 一位是城里的交警,一个是村里的残疾老人,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人,却因为15年的爱心和奉献,成了最亲的人。 3月4日,天下着中雨,但是交警黄卓还是依然决定去分路口镇第二敬老院,看望那位已经照顾了15年的老人陈久福。 卧在床上休息的陈久福看到黄卓来了,很激动。嚷嚷着要起床,黄卓听见了,便帮他把衣服穿了起来。虽然吐字不清,说话比较吃力,但是陈久福还是很想向记者表达对黄卓的感激之情,一直不停的说话。 “我要谢谢他,我们是一个村的,他照顾我十几年了,对我比亲兄弟还亲!”陈久福吃力的说。 相似的经历让他心生帮扶之意 37岁的黄卓老家在裕安区分路口镇江堰村。童年时,黄卓就听说同村有位叫陈久福的村民患有先天性脊柱扭曲,头往左边偏,半身不遂,能走路,但行动不灵活。这个时候的黄卓,对陈久福心生同情,但是却无能为力提供实质性的救助。 1996年,黄卓从部队转业回到分路口镇江堰村,凭着在卫校学习的医技暂时当了一名村医。每次出诊经过陈久福居住的庄子时,黄卓都会顺道去看看他,免费帮他看病,给他送药。 “在我二十四五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在悲痛之余,我也感受到了没有亲人没有依靠的痛苦,也更加了解和同情陈久福的处境。因此,无论平时有多忙,只要陈久福打电话找我,我都会第一时间处理他的事。”黄卓说。 15年来他像照顾兄长一样照顾他 1997年,黄卓考到了市交警支队,从江堰村来到了城里。但是黄卓不离不弃这位身残体衰的“老孤儿”。黄卓一有时间,便去看他,冷了送棉衣,热了送水果,逢年过节还给他送茶叶、食物、红包等。 2004年,为了给陈久福解闷和解决吃住难题,黄卓给陈久福在市某汽车修配厂找了份看门的工作,每天做些开门、关门、烧热水等小零散活。老板原本给陈久福的工资是300元,后来经过黄卓的调解,对方将工资涨到了400元。陈久福每天认真的工作着,生活没那么闲散了,心情也比在老家舒畅了。 然而,2008年,灾难再次降临,陈久福腿摔断了,不能走路,也无法在修配厂继续工作,只能回老家。但是依照陈久福目前的状况,回到家他也没人照顾。思来想去,黄卓想了一个办法,经过多次协调,将陈久福安排到了分路口镇第二敬老院。 刚开始住进敬老院,陈久福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不好,黄卓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来看望陈久福一次,给他摔伤的那条腿部做理疗和按摩,搀扶他重新艰难的学步,陪他说说心里话,给他做心理疏导,鼓励他坚强的活下去。在坚持了几个月后,陈久福终于可以借助黄卓给他“化缘”来的残疾人轮椅下床走路了。 除了家人,没人知道他做了好事 在采访中,让记者诧异的是,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几乎都认识黄卓,但是院长却从未见过他。“黄卓,这个名字好耳熟,但是真人是第一次见到。他每次来的时候也不和我们打招呼,直接去找陈久福,有时候顺便给全院的老人送点东西,也都是放下就走了。他属于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分路口镇敬老院院长余文华说。 据老人们讲,黄卓给敬老院里订阅了很多书籍、报刊,还引导老人们共同组织了读书会、读报会、故事会等——指定识字的老人将看到的有趣的新闻、故事讲、读给其他老人听。 “帮助陈久福这件事,只有家里人知道,就连身边的同事都不知道。我只是希望用自己的一点点关心、关注、关爱,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黄卓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