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548
  • 回复2

烟花三月,去西递踏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0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许是古徽州留下的古村落太多,也许是西递不如宏村知名,但这些并没有让西递失去她应有的光芒。在一个绵绵细雨的时候,静静地来到西递,享受一番,来自古时的问候。

8C5FAAB04E5F7582B9D869F3D2B65CA4.jpg
这样的建筑是古徽州的标志

“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描绘的就是黟县西递,有人说,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里的那个桃花源,的确,它地域偏僻,远离尘嚣,好像并没有被现代社会的文明波及,还保留着青山绿水、院落村居。在这里,幽长的小巷,高高的马头墙,大户人家的宗祠,古老的雕刻……

0C981B7DDF7EA97018B15FE99C135202.jpg
石雕花是西递的一大特色

这里要说一下徽州,不是现代地理上的安徽省。

徽州,地处安徽南陲的黄山、齐云山和天目山之间,从历史行政区划分来看,曾经的一府六县包括了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和婺源,它们组成了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徽州府。

E66D8E7CAB86C8205F67F5B03B24EE0C.jpg
富贵的厅堂

我们从杭州乘车而来,一路上山涧、溪水、村落、田地,都是那么秀美动人,进入徽州的地界里,不断冲入眼帘的粉墙、黛瓦、马头墙,让异乡人感受到了这里的浓厚又独特的乡土气息。

FC39FF69CD3C6E38EFDD1B8462AFE908.jpg
斑驳的墙面,有点水墨画的感觉

黟县是徽州府内的僻壤,却出了江南六大富豪之一的胡贯三,而聚族而居的西递村正是因为胡贯三的原因发展起来,西递因古驿站西递铺而得名,村内两条大街,九十九条小巷,到现在仍保留了明清民居一百多幢。

黟县的“黟”字很特别,形容这地方黑色的石头多,我们到达西递的时候,正好下着绵绵细雨,青石板路由于雨水的浸润,都变成了像墨一样黑色,空气清新,游人也是稀稀落落的。我们跟着向导,一步步走进这蜿蜒曲折的古老村庄。

AF913CAC952C9AE91C78731A59F67E88.jpg
西递的一处祠堂

瑞玉庭建于清咸丰年间,是典型的徽商住宅。看厅堂里的摆设,右边是花瓶,左边是镜子,取了“平静”之意,在这里,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摆放,祈求“平安、心静”。

945180FA8850C43789C5DB1B57FFBB5C.jpg
天井是徽式建筑的另一个特征

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年间,由一儒一商两兄弟共同建造,厅堂两侧的隔扇门上刻的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显得文雅别致。

西园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个苏州园林式的庭院。东园建于清雍正年间,门头上的扇形门窗取义“善”,过去的商人都有儒家风范,是与奸诈、狡猾、唯利是图这些词汇无关的。

“天井”也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采光之用,把大自然融入屋内。站在天井下享受阳光,看四面古老的民居,在阳光下投射出明暗的光影,如梦幻般。

3BA552FC45030A5C38A894F4BC622C3B.jpg
西递的一线天弄

楼上的“美人靠”雕栏,“美人靠”供妇人相思之用,她们的丈夫常年在外经商,所有的闺怨情愫,寂寞孤独,都在这里遣怀,坐在美人靠上凭栏惆怅,望着天,眼看时光流逝,直到自己却从少女熬白了头。

大夫第的观景楼,就像小姐择婿抛绣球的地方。楼下的小门往里开了半步,这是主人的“做退一步想”,为人处世之道耐人寻味。

6DE5CA79221C5BCB243B1E789AD3EA4B.jpg
村外的胡文光牌坊村口的胡文光牌坊

建于明代,流檐翘角,经历了百年的沧桑,沉稳而凝重,这是西递的标志,也是我想象中的徽州牌坊。

西递清新的雨水,像迷宫一样又窄又美的巷子,古老却极其精致的民宅,那些儒道徽商的故事,让人不自觉地融入到这古老的村庄里。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2-3-22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递宏村,西递宏村,西递一直都是在前面的,怎么会没有宏村有名?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3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我发誓要去一次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