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电烙笔烫出《清明上河图》 在宣纸上苦练画烙画 一个人的烙画世界 有人用毛笔画画,有人用蜡笔画画,有人用铅笔画画,可是,你见过有人用电焊笔画画的吗?在六安,就有这样一个人,用电焊笔在木板上,甚至是在宣纸上作画。近日,本报记者带着好奇心,走进了胡刚的烙画世界。 一支电焊笔,一块薄薄的木板,画师胡刚一手按着木板,一手拿着电烙笔轻轻的画着牡丹。因为长期作画,胡刚右手中指第一个关节已经凹下去了。胡刚说,烙画关键在力度,力度不同,烫出来的印痕深浅不同,根据不同深浅来展现物体的不同层次与色调。 在胡刚的画室里堆放了很多烙画作品,有原始自然的烙画作品,也有上了各种颜色的作品。如《清明上河图》、《送子观音图》、《国色天香》等等。“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胡刚从小就喜欢绘画,2000年,胡刚来到深圳,一边打工一边拜师学艺,学习国画。那时的他对国画充满了兴趣,除了跟师傅学习,自己一有空便勤加练习,有时也买书回来自学。 就这样学了5年,2005年,胡刚觉得自己的绘画水平还可以了,但深知靠卖画为生不现实,又不想放弃了这门艺术,便来到合肥,准备找个跟画画有关的职业。 “你别说,还真有,有个公司招聘画师,只要有绘画功底的都可以。”胡刚兴冲冲地跑去了。别人跟他介绍,这是烙画,跟国画不一样。胡刚还不信,心想,有什么不一样的,不就是拿的笔不一样嘛。 说干就干,第一次烫烙画,胡刚很不习惯。拿笔的姿势都不对,一烫,木板就糊了,要不就烫个洞。 胡刚看看别人,都烫的那么轻松自如,便问旁边的人,练多久可以达到这个技术。人家告诉他,要半年时间。胡刚不信,坚持练,每天不工作时就在宿舍里自己练。一个多月后,胡刚的烙画就能挥洒自如了。 在这个烙画厂做了3年多,后来因为老板嫌烙画不赚钱,关门了,胡刚也失业了。失业后的胡刚在物流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 之后结识了徒弟吴其鹏。两人决定一起开个画室画烙画。在筹备了一年多后,两人来到六安,开起了画室。 “刚开始别人都不懂,我把画拿到滨河公园去,别人说这是从电脑上刻的。我让他去刻一副,拿来比较,果真不一样。那人才信这画是烙画。” 现在,除了在木板上作画。胡刚还尝试在宣纸上画烙画。“这个对力度以及火候的要求就更严了。”说着胡刚便拿出一副画稿说,由于温度过高,手法过重,宣纸变焦而破,只能作废。 而温度过低又烙不上痕迹。况且还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艺术再创作,更是难上加难。“我相信有一天我会在宣纸上画出好的作品。”胡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