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个座位 一条人命 十三年逃亡路
1999年“2·14歌舞厅枪击杀人案 ”主犯落网
为避追捕 隐姓埋名 异地变身“粉刷工”
来源:六安新周报
说起六安城区梅山中路的2.14歌舞厅,这个当年在六安响当当的时尚娱乐集散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13年前一个初冬的夜晚,一起枪击命案划破了这里寂静的冬夜。
案发后,犯罪嫌疑人董某等人相继落网,可唯独主犯潘某一直潜逃。期间,公安部门一直没有放弃对潘某的追逃。
今年已是命案发生的第13个年头,潜逃在江苏无锡的潘某,被警方锁定。
8月2日,正在工地干活的潘某,面对突然而至的办案民警,垂头丧气,似乎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已走到尽头。
8月3日,36岁的潘某被警方押回六安。目前,该案已移送至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为江湖义气 他竟开枪杀人
时间回拨到1999年,当年只有23岁的潘某,已在社会上混世多年,在黑道上小有名气。
这年12月1日晚上9点左右,潘某和几个同伴与往常一样,来到214歌舞厅。
可这时,在舞厅另一边的好友董健,与被害人吴某为争座位,发生争执并大打出手。
潘某见好友吃亏,凭着江湖义气要与之理论一番,可没成想争论再次变成了扭打。
“当时吴某见自己吃亏,扬言要找人,潘某希望这事就此结束,但却遭到了拒绝,就在双方争吵中,潘某的同伴拿刀砍向吴某,吴某转身想要逃跑,这时潘某担心他找人报复,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掏出了自制的手枪,向他背部开了一枪,吴某应声倒地。”金安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情报队指导员罗法武,向记者描述了当年案发时的情形。
罗法武告诉记者,子弹其实是一个普通的钢珠,从吴某的胸腔直接穿过,并击中了心脏。
当时小南海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来到现场将吴某送到人民医院进行抢救,不过因子弹击中要害部位,吴某在三小时后,抢救无效身亡。
“当时,潘某安排同伴到医院打听吴某有无死亡,并做好了继续报复的准备。但深夜潘某得知吴某已死亡情况后,连夜逃离本市,而这一逃就是13年。”罗法武告诉记者。
为躲避追捕 异地化身粉刷工
对于身背命案的潘某来说,这十三年的逃亡生活过的无比潦倒。
潘某交代案发后,当得知吴某死亡的消息后,他就当夜乘客车潜逃至无锡,面对举目无亲、身无手艺的境况,打算在工地干苦力活,先想办法安顿下来。
为躲避警方的追捕,潘某在位于无锡一外来人口较多的聚集区,租下了一间简陋的住房。
在工地做苦力时,潘某认识了个朋友,朋友见他生活艰难,把自己的粉刷手艺教给了他。
这期间,潘某的生活有所变化,并带了一个来自金安区张店的学徒。
可不管再熟的人,潘某只会将自己的化名(张某)告诉朋友。戴着一副眼镜的潘某,由于很少与工友交流,工友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眼镜”。
为了避免与他人产生矛盾,潘某不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相当谨慎,遇事能忍则忍。
几年后,经朋友介绍,潘某认识了一位当地做服装生意的女子,二人很快谈婚论嫁。结婚那天,潘某只请了几位好友在一起吃了顿饭,很是简单。
由于担心自己身份暴露,潘某没有办理结婚证,但女方一再催促,心烦意乱的潘某,每次都以与父亲关系不和,家中的证件拿不出为由进行搪塞。
结婚多年后,潘某有了自己的孩子,可面对孩子的呱呱坠地,潘某心中却很是纠结。而这13年,内心矛盾的潘某,也很少与家里联系。
如今抓捕归案的潘某,对自己当年犯下的命案很是懊悔,更加愧对自己的家人。
警方13年追捕 潘某终落法网
这十三年,警方为追捕潘某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查,对潘某的家庭、亲属、同案犯、朋友等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潘某可能的藏匿城市如合肥、西安、新疆等城市都做了大量的侦查工作。
据警方介绍,事发后,潘某和同伴逃离了现场,来到住在老啤酒厂家属区一个绰号叫“六孩”的朋友家中,可当时“六孩”并不在家,潘某就直接将作案工具,交给其妻子保管。
“六孩”回家后,得知潘某将作案工具藏匿在自家,心中很是担心,彻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金安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将潘某的作案工具交给了警方。
而就在这一天,潘某的同伙董某、孙某等人,也纷纷向警方自首,交代了整个事件经过。
罗法武告诉记者,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迅速开展抓捕,除潘某外,其他同案犯相继落网,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可这么多年,主犯迟迟未能归案,社会舆论给警方带来了很大压力。
2011年8月22日金安分局成立了“命案积案攻坚会战”指挥部,由刑警大队负责区一队,全力开展对主犯潘某的追逃。
今年,办案民警对潘某的社会关系进行了重新细致的摸排、发现潘某有可能潜逃在江苏无锡。
经过几天的现场调查,警方摸清了潘某的生活、工作规律,今年8月2日下午,在无锡警方的配合下,将正在一小区幼儿园,进行粉刷作业的犯罪嫌疑人潘某成功抓获。
据办案民警回忆,当时抓捕时,他一脸吃惊,并百般否认。当警方亮明身份,并在充分证据下,潘某最终承认作案事实,并随口说了句“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一时冲动 一辈子买单
潘某又是如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据警方介绍,1976年出生的潘某,上完初中就停止了学业,并结交上了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青年,1994年,潘某的生母去世,对潘某打击甚大。
此后,潘某与社会上的关系更为复杂。
为了能在朋友中有名望,潘某常常将自己自制的手枪带在身上,出没于一些公共场所。
而在1999年,这把手枪却夺去了他人的生命,也毁了潘某的一生。
面对警方的审讯,潘某感慨道“一时冲动,一辈子买单”。
金安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陈勇告诉记者,潘某的作案属于激情杀人,因自己的一时激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目前,警方对潘某的审讯已结束,本案已移送至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