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527
  • 回复2

[六安民生] 敬老院里的“义务理发师” 好事不难做 难得的是一直做下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0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把这件好事做下去。四年多来,金安区东桥镇敬老院的老人们每个月都能免费理一次发。而前来为他们理发的马祥菊,用行动践行了当初的承诺。因为善行,她被评为六安好人。

    四年多的时间,老人们已把马祥菊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了。她说,今后她会一直来给老人们理发,每个月都会来。老人们说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她是好人啊。”

  招呼还没打完,马祥菊手中的袋子就被“抢”走了,老人都争着要帮她拿东西争着要她理发。“大爷大妈们,都别急,我先到后面去找张大爷,回头挨个到你们屋去。”马祥菊说着走开了,大家伙并没有散去,而是跟着马祥菊到了张丛友的屋里。“老张啊,你又是第一个理发哦。”张丛友的室友薛正周告诉记者,94岁的张丛友行动不便,这几年要不是马祥菊主动为他理发刮胡子,早就没人样了。在记者和老人们的交谈中,马祥菊已为张丛友理好发刮完胡子,又接着打来盆热水,细心的为老人洗头洗脸。

  在马祥菊挨个为大家理发时,总有一个坐轮椅的人跟在她身边。原来,他叫刘光权。原先住在东桥街道的南头,由于瘫痪又常大小便失禁,体味难闻很多人都不愿意为他理发。他只好坐轮椅艰难的从南头到北头,在马祥菊的理发店门口本以为又会被撵走,谁知得到了热情接待还不要钱。此后,刘光权总会到马祥菊的理发店里走动,俨然把她当做了亲人。事实上,马祥菊也把他看作了亲人。母亲去世后,刘光权住进了敬老院。马祥菊不放心就到敬老院看他再帮他理发。也就是那次,马祥菊想到了很多老人行动不便,萌生了定期到敬老院为大家免费理发的想法。

  在马祥菊为老人义务理发前,敬老院雇的有理发师,但理发师常嫌路远价低抱怨。而马祥菊那定期去理发还不要钱的承诺,院长不相信,老人们也不相信。“现在谁还会做这样的傻事啊,估计她要车接车送,还不如算了。”没想到有一天,马祥菊骑了近半个小时的自行车来到了敬老院,开始践行承诺。起先只有几个人试着让她理发,接着二十多人,再后来所有人都等着马祥菊为他们理发。就这样,马祥菊成了敬老院老人们的义务理发师。她每隔一个月就会到敬老院,给老人们洗头理发、洗脸刮胡子,有时候还要帮老人们剪剪指甲。她的细心周到,让每个老人都觉得是自己的女儿在侍奉自己。

  一上午,看着马祥菊和老人们说笑,谁会想到她生活的艰辛。两年前,马祥菊在外务工的丈夫意外死亡,家中的重担都压在了她的身上,既要伺候婆婆还要照顾收养的女儿,而这一切她都没有告诉在外当兵的儿子。今年五月份,女儿被查出患有红斑狼疮,每个月都要定期治疗还需一大笔费用,而理发室的生意并不好,马祥菊咬牙撑了下来,独自一人带女儿外出求医,还在农忙时下乡帮人插秧割稻挣钱。曾有人劝她放弃这个“没关系”的女儿,马祥菊却坚持要治好女儿,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也不能让女儿受委屈。

  马祥菊的善良和坚强,感动了街道上的很多人,也让年近80岁的关德姻坚持在她家久住。关德姻因儿女都在外工作无人照顾,便和孩子们商量住进了马祥菊家。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马祥菊在老人床边搭了个小床,别人曾劝她不要和老人睡在一起,老年人身上都有味道,可她不这么想,睡在一起更放心,何况她每天都给老人洗的干干净净的。

  在敬老院忙乎了一上午,马祥菊要开始往家赶,因为家中的老人和女儿还在等她回去做午饭呢。见马祥菊要走,敬老院里的老人们都出来送她。马祥菊说,她只是在做力所能及的事,从中也得到了很多温暖。

  一直以来,马祥菊都是默默的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并没有向敬老院提过任何要求。今年夏天,东桥镇党委政府知道她的事迹和困境后,给她办理了低保,让她倍感温暖。她说她只是做了点小事,就得到了这样多的温暖,她也要把温暖带给那些老人们。还有十多天,她的儿子就要退伍回来了,她今后要带着儿子一起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马祥菊说她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再不起眼的小事,能坚持做下来却不简单。日行一善,积善成德。个人的小善累积起来,就会成为无疆的大爱。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2-11-2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事容易,一辈子都做好事就难啦!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浪漫情人 发表于 2012-11-20 11:37
做好事容易,一辈子都做好事就难啦!

是啊 所以我很是钦佩这个“义务理发师”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