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对大家来说十分熟悉,都曾在小学课本中学习过。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中专学生们而言,面对目前正在倡导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光盘行动”活动,是否可以做到?昨日,记者来到安徽国防科技学院和六安技师学院的学生食堂进行了调查。
午餐时间一到,安徽国防科技学院的学生们陆陆续续来到学苑餐厅就餐,同时,餐厅的保洁人员也开始了工作。餐厅门前的宣传栏中,一则呼吁学生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塑料袋等、杜绝“白色浪费”的内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餐厅共分为上下两层,分为两个食堂,每个食堂大约可容纳几百人同时就餐。“一天算下来,大概有几千个学生来就餐。”一楼餐厅工作人员张女士对记者说。
就餐的学生人数多,每天产生的剩菜剩饭会不会很多?记者观察到,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实现“光盘”,基本上是买多少吃多少。然而,记者看到一位男生买了荤素搭配的三个菜、一份米饭、一份饮料,或许是挑食,餐盘中剩了不少辣椒、青菜等素菜。从食堂里转一圈下来,有部分学生的餐盘中仍剩下了不少剩菜剩饭,米饭吃三分之一,菜只动了两三下、面条还剩下一大半……都由工作人员收拾后倒进收集桶。随后,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同学,几乎大家都支持“光盘”,但也有一位同学说,有时的浪费是不得已的。“宿舍里不可以使用电饭煲等,从餐厅打包没吃完的饭菜回去,也没法加热,只好剩下了。”“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我支持,每次打饭都是吃多少打多少,可能是与小时候父母总是教育我要吃完碗里的饭菜,不允许剩饭有关吧。”杨同学说。
中午11时30分,记者在六安技师学院食堂看到,有很多学生此时已经结束了午餐。食堂取菜口上方,记者看到学校悬挂的“我光盘我光荣,我节俭我高尚”的宣传横幅,可见学校食堂正在营造节俭的氛围。在几个餐桌前记者看到,在保洁员没来得及收拾的吃过饭的同学的饭盘中,很少有人浪费,基本上是“光盘”行为,用来打饭菜的盘子虽说个别有少量剩饭菜,但大部门盘子已成“光盘”。在食堂里,记者碰巧看到一位挂着工作证的学生,据其介绍,他是该校志愿者协会的会长苏勇,志愿者协会每天会组织人员在学生吃饭的时间,来回督察学生就餐是否有浪费现象,如果有个别同学比较浪费,志愿者们会劝导浪费者注意节约,并要求他们把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回去,禁止不必要的浪费。苏勇告诉记者,学校一直都在倡导节俭行为,学校的50多名志愿者也是放弃休息时间,轮班向该校学生宣传提倡节约,经过他们的监督和劝导,目前很少发现有浪费的行为发生。
记者从这两所学校的餐厅工作人员口中得知,学生们剩下的剩菜剩饭基本上都作为泔水处理,每天由专人来收集。采访中,记者在这两个学校还看到了来收集泔水的人员,小三轮车上装着3、4个大小不一的泔水桶正等着运走。在这些工作人员的眼中看来,虽然有少数学生仍存在剩菜剩饭的现象,但大部分学生都能吃完餐盘里食物,铺张浪费的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