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30日下午4点20分,记者在220kv六安变电站,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六安供电公司检修试验工区变电检修班班长王平。
8米高的钢架上70℃的“烤验”
进入变电站,就能听到电机运转的噪音。王平和他的班友们,正站在梯子排除散温风扇的故障。
“他们已经上去1个多小时了。”在一旁的安全监察员告诉记者,一号变电机的风扇坏了,若不及时排除故障,电机内部的温度就会上升,负荷加大,变电机就会损坏,有可能导致六安城区大面积的断电。
40分钟左右,故障排除了,王平这才从电机上下来,满是油污的手拿着工具,伸直身子长长的呼了一口气。记者终于看清了变电检修班的能手王平,体型较壮,黝黑的皮肤,工作服已被汗水浸湿。
记者上前采访几句,王平的手机响了,又一个检修任务急待前去……
44岁的王平,在变电检修班已工作了25个年头。王平和他的变电检修班负责全市47组变电站的检修、维护和技改任务。
到达现场,王平整了整头上的安全帽,紧了紧腰间的安全带,背好工具箱,开始爬杆。他就像普通人在陆地上行走,麻利地攀爬上去。
一分钟不到,他已经站在距离地面8米高的钢架上。他从工具包中拿出工具,便开始了工作。
“有时王班长上去检修,一干就是1个多小时。上面温度又高,钢架在太阳直射下接近70摄氏度,像咱们才分来的年轻人的耐力,还真是比不上老师傅。”2010年才到检修班的刘喆说。
注重抢修细节误差精确到毫米
在大家眼中,王平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心还很细。“他总是根据班友的不同体力,来安排相应的工作。对抢修中的细节很是注意,稍有一点不当,他都会立刻指正。”
刘喆介绍说,比如刀闸调试,看上去是简单的敲打、拧螺丝、转刀闸,王平都对他们严格把关。合闸的时候,刀闸上三相的三个触头必须同时合上,误差不能超过2mm,接触电阻不超过30微欧。
这时,记者看到王平在钢架上不停的跳脚,刘喆开玩笑说:“你看,王班长又在‘跳舞’了。即使穿着鞋,也很烫,如果不换换脚站着,脚底真的受不了。你看我们都穿着长袖,虽然热但却能防止被钢架烫伤。”
一个小时后,王平顺利检修完变压器,安全着陆。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流进脖领,形成一道汗渍。
汗湿的衣服上早已结了一层盐霜。他活动了一下胳膊,指指脚上的的绝缘鞋说:“太烫了,鞋帮子马上就要化了,边上都开始塌胶了。”
这时已是18:30了,记者又跟随抢修车回到了工区,王平在办公室将湿透的工作服换了下来,拿到卫生间用水清洗了一下。
这段时间正是迎峰度夏关键时段,王平和他的班友们随时都处于待命状态,用他的话说“半夜去也算是凉快了”。
俞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