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淡风轻看世界 于 2014-4-23 15:49 编辑
母亲因病不能自理,父亲在外做苦工赚钱,舒城19岁的女孩周正敏为了家庭放弃了学业,带着母亲去打工。“我寻思着,等3年后我22岁的时候,弟弟上高中住校了,让爸爸不要出去劳累了,回家照顾母亲,我出去打工赚钱,到时要是情况允许,在外面学一门技术。”周正敏说。
不幸:为家庭放弃学业 初见周正敏,很难想象这样一个长相单纯、有着娃娃脸的阳光女孩,竟然是个担负起这样家庭重担的“小大人”。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妈妈是一个苦命的人,出生一百天不到就查出小儿麻痹症,一直靠拐杖走路。”对于周正敏来说,自打记事起,“母亲”这个词意味着不是“疼爱和陪伴”,而更多的是“照顾和服侍”。
周正敏的母亲李新年自从生了她和弟弟之后,身体状况就一直不佳,后来一次意外跌倒引发了脑血栓和脑梗塞,从那以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父亲周廷春为了维持生计,常年在外做苦工,母亲常年寄住在外公家。用周正敏的话说,她和弟弟童年时光大多是由大伯陪伴的。与父亲同母异父的大伯是村里的五保户,与他们一家生活在一起,大伯给予姐弟俩父亲般的温暖和关怀。 然而,“不幸”却再一次考验这个艰难家庭的承受底线。由于常年劳累加上体力透支,在她初中毕业前,父亲周廷春被查出患有重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且被提醒不宜再进行剧烈劳动。周正敏说,村里人都这样说我爸爸,40多岁的人看着就像60好几似的。 2011年夏天,周正敏初中毕业。此时,舅舅已经帮她联系好了一所中专学校,然而,联想到家里的艰难状况:一边是母亲躺在床上不能自理,一边是父亲带病劳累,“如果我再去上学,家庭负担不是更重了?要是我去打工挣钱,多少也能为家里出份力。”想到这里,她毅然地做出了选择——— 辍学去外地打工。 但生活并没对这个艰难的家庭罢手。2012年端午节期间,回乡探亲的周正敏发现大伯身体异常瘦弱,硬是拖着他去了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小正敏傻了眼,医生告诉她,大伯是胃癌晚期,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姐弟俩是大伯带大的,他那么难受我怎么可以不管他呢?”因为大伯的病重,周正敏再也顾不上打工,回到家中一心一意地照顾、服侍大伯。 而此时,已入古稀之年的外公、外婆的身体也不再硬朗,照顾不能自理的母亲也愈发的力不从心起来。看着躺在床上不能行动的母亲,想到疼到无法翻身却仍干着力气活的父亲,再望着弟弟那双迷茫又渴望求知的眼神,她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辞掉外面的工作,到镇上找一份工作,带着母亲一起去打工,就近照顾在镇上初中上学的弟弟,而让父亲回来休养并照顾大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