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513
  • 回复0

瑞士将不再为外国账户保密 专家称有利于中国反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瑞士政府7日发表声明,就其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签署的关于实施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的宣言表示支持。也就是说瑞士银行将不再为外国账户保密,这一举措,象征着瑞士告别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有媒体评论:这是全球打击逃税举措的最重大突破之一。如果要“撬开”纳税人的隐秘账户,瑞士的配合至关重要。
瑞士支持自动交换信息 终结保密传统
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由经合组织提出,在今年2月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上通过,旨在通过让银行信息在各国司法部门之间自动交换以打击逃避税行为。6 日在巴黎举行的经合组织年度部长会议上,包括瑞士在内的该组织34个成员国和巴西、中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实施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的标准。
根据在经合组织框架下制定的该标准,各国和各司法管辖区有权从各国和各辖区内的金融机构收集所有金融信息,并每年与其他政府和辖区自动进行信息交换。签署该宣言意味着承诺在该标准下提交外国客户的账户信息。
随着经合组织成员国、传统“避税天堂”瑞士和作为国际重要离岸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加入这一标准,银行保护客户隐私的传统可能终结。
“最安全银行”吸纳全球三成离岸存款
瑞士的银行号称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几百年来,瑞士银行一直坚持着为储户永久保密的原则。视为竞争力之本的瑞士银行保密传统由来已久。根据1934年通过的《联邦银行法》,该法第47条明确规定:任何银行职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守其与客户往来情况及客户财产状况等有关机密。否则将面临最低6个月到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5万瑞士法郎的罚款。
瑞士银行因此赢得全球客户信赖,据悉,瑞士的银行总共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瑞士也因其银行业保密传统缺乏透明、涉嫌帮助客户逃税被指责为“避税天堂”。
对于储户而言,保密制度奠定了瑞士银行“最可信任”的形象,但也因这一制度,瑞士一直成为多国批判对象。
与瑞士相邻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普遍实行高个税,于是许多有钱人便将钱存进瑞士银行,以逃避税收。这种现象引起了这些国家财税当局强烈不满。
除了成为富人的避税天堂,还有不少国家指责瑞士银行吸纳了一些涉嫌腐败高官的资金,知名者有梅内姆、萨达姆、卡扎菲、陈水扁等,还有其他更多匿名官员,财产底细更无人知晓。此外,瑞士银行还曾发现多个恐怖分子开设的账户。
昨日,瑞士同意签署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意味着瑞士结束数百年来保护银行私人账户隐私的传统,“解密”对象针对所有在瑞士有离岸资产的外国公民,这无疑是对全球打击逃税、洗钱及隐匿巨额不明资产的最好方式之一。
专家:对中国追查贪污是件好事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黄风表示,瑞士向各国公开客户资料仍然要按照相关法律程序,会通过司法协助或其他反洗钱方式。
黄风说,中国想取得瑞士银行中的客户信息,也要通过法律程序。“最好还是缔结一个稳定的司法关系,以便双方根据协定程序、条件来开展活动,比较便利,也比较常态。”黄风说。
黄风认为,目前,中国在反洗钱调查,特别是向国外转移的反洗钱调查方面,仍然比较薄弱。以前他也接触过一些案件,确实有贪腐人员向瑞士转移资产,或者在瑞士存款。
“瑞士签订协议,意义在于各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瑞士的这种姿态。”黄风说。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徐铁兵曾在瑞士旅居多年,他也认为,瑞士签署协定后,如果在法律上真正践行,对中国追查贪污是一件好事。

六安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