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下午1时许,我市淠河中路(云路街—小东街段)一路面发生塌陷,经有关部门调查认定,路面塌陷与地下沙土流失有关。昨夜,市政部门又连夜对塌陷处进行挖掘,以便进行后续施工作业。据了解,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地下排水作业,随后将安装新的地下排水管道以及填埋土方等,预计整个施工期10天左右。
15日上午,记者来到塌方现场,看到由于昨夜的挖掘作业现场因塌陷形成的坑洞由之前的30方左右扩大到70多方,整个塌陷处深约6米,坑底已有大量积水。在现场记者看到,市政人员正打算用水泵先把积水排出,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 塌方原因:与下水管道年久失修 水土流失有关 对于此次路面塌方的原因,记者采访到了现场施工处的一位负责人。据其介绍,发生塌方与此处地下水管道年久失修,导致水土流失带走大量泥沙,造成路基上的土层下陷有关。据在现场围观的几位老人介绍,这条地下管道是六安城区排水体系中卞门大沟的一段,在老六安县时就存在了,而且部分涵管还是由青石垒砌而成,具体时间可追溯至清末年间。 上述负责人还向记者讲述了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据其介绍,当天在接到市民的报险电话后,市政部门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封锁道路,并通知交警部门对该路段施行临时交通管制,由于处置得当过往的行人与车辆没有发生意外事故。随后,对塌陷处进行试探性挖掘,排查险情、查找原因。 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工期短 带水作业 地下水截流难度大 据了解,整个路面的修复施工主要有开挖、地下水截流、重新安装地下管道、管道防护等阶段,目前开挖作业已于昨夜完成,正在进行的是地下积水的疏导,预计整个施工期需要10天左右。在谈到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现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工期要求短、带水作业以及地下水截流难度较大。 由于淠河路是我市城区主干道之一,加之该路段周边坐落着几所学校等,日常交通较为繁忙,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对市民的日常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记者在现场看到,此路段目前只能通行电瓶车、摩托车等小型车辆。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快施工进度,早日恢复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