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县城,置身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省城机场近在咫尺,宁西铁路静卧身旁,商景高速穿境而过,105国道贯穿南北。便利的交通为八方宾客的到来打开了一条条绿色通道。
历史的长河不断丰厚着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在春秋时期的史册中可查阅到她作为“潜邑”的历史渊源;在汉武帝狩猎的丛林中可寻觅到“潜县”的旧影;几经沧桑之后,在明孝宗的封册中,赫然呈现着“霍山县”这样几个大字。
历史为她增添了几分凝重,历史也铺就了她巍峨的身躯。请伴随我们的步履去品味霍山那丰厚的文化底蕴,去欣赏霍山那令人陶醉的秀美风光!
从县城向南行两点五公里,一座融“雄、秀、奇、险、巧、玄”为一炉,集“山、湖、园、庄、寺、洞、池、松、竹”于一体,由汉武帝敕封的“小南岳”便伫立在你的面前,她素有“皖西名山”之称。这里峰峦起伏,青山如黛,幽谷叠翠,古刹清音,陡壁跌落,悬崖泻玉,潭幽湖碧,风清雾润,茂林修竹,果香四溢,鸟语花艳,既向人们展示出她绰约的风姿,也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墨迹。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骚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诗词歌赋,墨宝碑刻。汉武帝为她敕封,于右任为她题名,南岳古刹,镌刻着赵朴初的真迹横额,庙宇大殿,镶嵌着屈武先生的百字楹联……
登至山巅,极目远眺,更会让你心旷神怡。
向北极目楚天,山城新貌尽收眼底,悠悠淠河犹如一弯白练飘向远方,田畴似画,池塘如镜。
城东有文峰古塔矗立于幽芳河畔,螺蛳台顶,“浮图七级,拔地凌云,峨峨矗立,蔚启人文”。人道是“清溪曲曲抱螺台,白塔红桥画屏开”,巍巍一塔,给古老而年轻的山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城西有明代古建筑——尊孔,祀孔的文庙。青瓦红墙,飞檐翼角,殿雄阁蔚,文澜渊远,宫墙内有跃龙池,状元桥,曲桥卧波,廊腰缦迴,衍孔儒之文脉,袭明清之古风。
欣赏了东面的山城美景,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西南:南面山峦叠翠,群峰连绵,如浩瀚烟海,朱家寨,狮子山,桃花寨近在咫尺。西面竹海茫茫,松涛澎拜,十八罗汉山一字排开于东北、西北两侧,列峙拱卫,跪拜南岳。
漫步青山秀水,品味文化内涵,会让你如临仙境,超凡脱俗,你会从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默契!
从南岳归来,再沿迎驾大道西行15公里,“远东第一坝”的巍峨雄姿便展现在您的面前。——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佛子岭水库。那钢筋混凝土构成的连拱大坝如长龙卧波,横亘于群峰之间,大坝两端,亭榭翼然,毛泽东手书“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八个大字,耀然大坝主体,给大坝增添了几分雄浑的气质。泄洪道喷出的十多米高的巨大水柱,象倾天瀑布,一泻千里,如诗如画,如烟如雾……
拾级而上,登上坝顶,迴龙九曲,如廊腰漫步,似迷宫穿棱。
泛舟碧水,置身于山水之间,波光粼粼、浮光跃金、锦鳞游戈,鹰击长空。两岸群峰,千姿百态。淡淡白云缠绕峰巅,袅袅烟雾山间飘逸。鸟鸣猿啼,鹿欢獐乐。微风轻拂,飘来阵阵花香……陶醉山水之乐,忘归途所在。
在饱尝美丽的自然风光之后,你可不要忘了在湖岸边的度假村歇歇脚,到跑马场去溜溜马,到东流河去漂流,到迎驾酒业去品酒。
佛子岭——这个美丽的地方,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引来过多少中外名人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刘伯承、谭震霖……来了,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关山月、关作人、新风霞、周信芳、陈登科、王蒙……来了,80多个国家的外国朋友来了。郭沫若亲自为佛子岭水库题词,著名作家章靳以一篇《到佛子岭去》的散文 引起多少人对佛子岭的向往与眷恋。
其实,佛子岭水库只是佛子岭景区一个轴心,与她紧密相依的景点各具特色,别具风采。
与佛子岭水库一衣带水的磨子潭水库是一个美丽的仙女湖,碧绿的湖水是仙女的梳妆镜,湖边那座著名的山峰便是王母娘娘的梳妆台,秀丽的自然风光中蕴藏一段令人遐想的神话故事。
位于佛子岭的西边的六万晴霞和白云庵不仅山势雄伟,景色迷人,也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传奇。寻踪六万寨的遗址,你会想象到南宋爱国将领曹品璋当年率领六万军马抵抗元军的壮阔的场面;走进白云庵,听古刹清音,会把你带进“烟霞清静、水月灵空”的禅意之中,你的思绪会飞到古远的唐代,回味唐太宗的妹妹李翠莲孤灯清影,栖居念佛的幽静与空灵。这里有唐床宋碗,有参天耸立的倒插银杏。在这里登高远望,可见千峦层迭,万壑迂回,岚光掩霭,朝霞锦织。远山飞瀑如彩练高悬,似银河坠玉。在这里你的心会得到净化,你的灵魂会受到洗礼!
与佛子岭一河之遥的“睡美人”更让你心驰神往,拍手叫绝,如果不亲眼听见,你绝不会想象出上天有如此造化,大自然对人类有这样的恩赐。你看:那“美人”头枕西南山,脚抵东北脉,轻裹大地雾霭,和衣而眠,身下的那片绿色田野是她酣眠的柔床。那飘逸的秀发如青色瀑布顺两鬓婆娑而下,散发出诱人的芳香,那圆润的脸庞,饱含着古代闺中少女的原始之美;那张欲闭未合的樱桃小口,胜过唐代仕女图中的精品;那丰腴高耸的乳峰,充满了豆蔻年华的风韵。百褶长裙顺山势逶迤轻拂,铺撒在绿色柔床。她那楚楚动人的身姿中也蕴含着一段美丽而动人的爱情故事。
您想欣赏更美丽壮观的风景吗?您想亲眼目睹大别山的风采吗?那就请您再伴随我们脚步登上大别山的主峰——白马尖。
从县城向南行90公里,或向西行,经铜锣寨,再南向而行,便可欣赏到大别山主峰巍峨雄姿。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米,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山形似白马,立地摩天。登上山顶,万千气象尽收眼底,东望岳西的千山万脉,南观英山鄂水故道,西赏金寨万顷桑园,置身山顶,有纳五洲风云于胸间之叹!
白马尖与多云尖遥遥相望,并称“姐妹峰”,两山之间,常年云雾翻飞,波澜起伏,浩瀚如海。山中林深谷函,溪清湍急。奇峰异石,各具形态,虎头岩如饿虎朴食,飞来石凭空而降,蛤蟆石静卧窥视,拱状石似动非动。
在这片原始森林,随地可见奇珍异兽,随时可赏佳木名花,置身山中,如临仙境,如在解读一部地貌史册,还可听到由多云寺中传来的汉代钟声!
能与白马尖相媲美又一景观,当数素有“小黄山”之称的铜锣寨了。她位于我县的西南边陲,耸立于皖西南、鄂东北、豫东南的交叉之地。东临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西望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南接鄂北胜地桃花冲,北依汉武帝敕封的小南岳。省道318线和209线交贯其境,主峰海拔1096米,风景区面积92平方公里,因汉武帝巡视霍山,梦见一轮明月化作铜锣,落于此山而得名。
铜锣寨孤峰耸起,峭拔秀丽,她以“秀水、奇松、怪石、绝壁、云海、珍木、繁花、温泉”著称于世。拾级登山,奇松广布,松在石上生,石在云中飞,崖上奇松或古、或异、或曲、或直,直若立柱,曲若溪流;松下岩石或奇、或怪、或巧、或峭,似苍龙,像神龟,如石门,类大象……千姿百态,各具神韵。
山寨脚下的马槽河大峡谷和铜锣寨大峡谷,九曲回肠,错落迭宕,两岸群峰插剑,谷内断壁如削,水流湍急,飞瀑高悬,幽潭深邃,静水如鉴。这里古木参天,藤缠蔓绕,鸟语兽啸,花香草绿。在这里你还随时可以寻觅到古栈道,古战场,古寺庙,古民居的遗址,让您在历史长河中去品味她丰厚的文化内涵!铜锣山下的温泉浴不仅能解除你登山的劳顿,还会洗涤去你心灵的杂念陋俗!
站在山下,回望铜锣,一峰独立,像一尊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她给人们展示的不只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风采,会让你从心灵深处领悟到一种生命的灵感!
霍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这里是红军的故乡,革命的摇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仅有16万人口的霍山,就有5万人为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西镇革命暴动的遗址,南岳山下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诸佛庵街头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红色区域的中心纪念园,这些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向您讲述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让你解读霍山现代史上一首首震撼人心的壮丽诗篇,霍山这块红色大地,也因此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的路线。
霍山,也是一片绿色的土地。
“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田水电乡”便是对这块绿色土地的精辟概括和真实的写照,她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她是全国绿色小康县;她是全国综合治理先进县;她是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县。这里有平安和谐的人文环境,这里有别具风味的绿色特产。与黄山黄梅并称安徽“三黄”的“霍山黄芽”驰名中外,山泉水酿造的“迎驾贡酒”享誉全球,霍山石斛被誉为“中华神草”,野岭饮料被尊为天然瘦身良药。真丝画扇、竹器、根雕、百合、葛粉、茶油、天麻……这些纯天然的绿色产品不仅会让您赏心悦目,更会让您流连忘返。这里有千顷竹海,这里有万亩桑田,这里千山耸翠,这里万水沉璧。
朋友,霍山这片热情好客的土地已张开了热情的双臂,期待着您的光临,“竹语松涛留客往,山花泉水伴君眠”,无论在县城,还是在景区,大小宾馆、商场,都会以高档齐全的设施,热情周到的服务,幽雅舒畅的环境,为你的旅途增添一份诗情画意,让您的人生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霍山,这颗镶嵌在江淮大地,大别山怀抱的明珠,正把她耀眼的光芒射向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她正乘着时代的东风,踏着生态文明的旋律,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谱写着和谐社会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