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兴趣爱好
›
垂钓乐园
›
抓住鱼类的致命选择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1517
回复
2
[垂钓技巧]
抓住鱼类的致命选择
[复制链接]
wyz456
wyz456
当前离线
积分
21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4-7-1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鱼是变温动物,而且生活在水这样一个导体之中,这些客观的条件导致了它们的生活以及各种行为都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生活空间的微妙变化都会导致鱼群在水中发生变化,它们会根据自身的感应器官的判断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水层水域。鱼类生存的这个特殊性决定了我们
垂钓
中只能被动的从各方面更好的去迎合它们自身的选择。
当生存和进食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多数生物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生存,鱼类更是如此。而在水中影响鱼类生存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了。
水中的含氧量不仅是与鱼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化学元素,也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标准。任何水中生物的正常生活都和氧气分不开,氧气是它们能够生存的重要条件,它们需要摄取水中的氧气来维持身体必需的有机物的合成以及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一般的淡水鱼对水中含氧量的需求量为4-5毫克/升,一般低于2毫克/升它们就不会进食了。在我们常钓的淡水鱼当中,鲫鱼的耐缺氧能力最强,可以在1毫克/升的低氧环境下生存,甚至还有些可以继续进食,鲤鱼要比鲫鱼差些,鲢鳙的耐缺氧能力是最差的了,稍微比正常的含氧量低些,他们就会抬高泳层,或是频频跃出水面,再低的时候会浮到水面上大口喘气,根本不会再去吃饵。各种鱼对水中的含氧量都有一定的需求,但也并不是溶氧越多越好,如果一个水域中的氧气长时间处于过饱和的状态,那么这里的鱼是很容易生病的,所以我们垂钓时候要选择含氧适量的水域水层,并要考虑到鱼的生存环境,即使在缺氧的天气垂钓中也最好不要使用一些化学类的增氧剂。
池塘中的氧气含量主要来源于水中浮游植物以及一些底部植物的光合作用,它们在有日照的时候产生的氧气要占水中总产氧量的90%左右,特别是肥水中,浮游植物的量很大,水温高的时候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很高,常常可以使上层水中的氧气含量达到饱和度的200%以上;而空气里的氧气能溶入水中的量则属于水中氧气的次来源,只占水中含氧总量的10%左右。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水中的制氧者也是最大的耗氧者,水中鱼呼吸的氧气只占耗氧总量的20%,上层水中饱和的氧气也会向空气中扩散一部分,大约占耗氧总量的10%,水中氧气的绝大部分都被水中的浮游生物呼吸、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以及一些细菌的呼吸给利用了,它们需要耗费的氧气占总耗氧量的70%左右。我们垂钓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水域中不同的浮游生物含量来选好钓位,白天他们在造氧的时候当然是哪里水生植物多就选哪,但是夜晚它们在大量耗氧,那我们夜钓就不要选水生植物聚集的钓位了。
在选择适当的钓位的同时还要注意钓棚的选择,水中的含氧量不是一直不变的,要选好钓层就要了解水中溶氧的变化。要根据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水深来选择适当的钓棚。水中的溶氧变化分为昼夜的变化,水层的变化,水平的变化以及季节的变化。
昼夜的变化主要是由光照引起的,而且这个变化会很大程度的影响鱼的食欲。在选择钓场和钓点时要首先考虑这个因素。之所以存在昼夜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水中主要的氧气来源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而光合作用的必要因素就是光照。从太阳出来开始,随着日照强度的逐渐增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逐渐增强,产生的氧气越来越多,鱼的活动也逐渐的增强,太深的水域中的鱼就会开始向水表层的富氧区移动了。一直到下午2-3点左右水中的含氧量达到最大值,但这个时候水的表层含氧量会处于过饱和状态,有时候会达到每升水有几十毫克氧气的含量,所以鱼是不会在这个时间到水的表层来的,这也是我们正常垂钓的时候这个时间比较难钓到鱼、即使钓到也是在水的深层遇到鱼的主要原因;就算在高密度鱼塘中,鱼被我们用饵料引到了水的上层,它们也会因为此时氧的过饱和感到不适而渐渐离开所在水层。随后日照逐渐减弱,水中的含氧量也开始下降,鱼便又开始由深水向浅水含氧合适的区域游动了。直至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水中的情况就很变的恶劣了,没有产氧来源,只消耗氧气。夜间,大多数鱼类只在前半夜进食,只有少量耐缺氧能力较强的鱼会在后半夜直至黎明的时候依旧吃饵。从子夜到翌日黎明,水中的含氧量是最低的,经常达到1毫克/升的低浓度或是更低,所以我们清晨出钓在一般的小水面水域天不亮的时候钓效不会太好。黎明十分,高密度塘中的鱼大多会出现浮头的状况,而且越是浮游生物数量多的水域,这种情况表现的越明显。我们在选择钓场和钓点时一定要注意到水中含氧量变化这一点,浮游生物多的水域,水中含氧量的昼夜变化就大些,而浮游生物稀少的水域或是不集中的钓点的昼夜含氧量变化就会小一点;同时也由于晴天的光照强度大一些,所以水中含氧量昼夜的变化很大,而在晴朗的天气夜钓往往会有好收获;阴天则相反,阴霾的天气光照很弱,昼夜含氧量的差别很小,所以鱼大多在白天水中含氧量适宜的时候吃的很饱,那么在夜间垂钓就很少有鱼问钩了。如果是透明度很差的水域,比如我们常说的肥水,那水下层的昼夜含氧量的变化要比上层稳定很多,在肥水中垂钓更应该根据适当的时间注意不同水层的含氧不同来选择钓棚的深度。
不单单是肥水中上下水层的含氧不同,在任何的水域都存在含氧量的垂直变化。这个垂直变化主要是我们在选择适当的钓棚的时候要考虑的。鱼生活的水体当中都有一些有机物和灰尘的颗粒,以及很多浮游生物,这就使鱼类生活的水体的透明度比较差,一般正常的水域的能见度也只是30公分左右,也就导致了水上层的光照要比中下层的强,而浮游生物也大多集中在水的上层,所以水上层的含氧量要比下层高很多。也由于以上因素导致上层的水温要比下层的高,这样水域整体就不易形成上下的对流,上层的高含氧一般很难到达下层,这样下层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含氧水平。可我们正常的垂钓大都是钓底的时候多,这是由于水底的溶氧还处于一些鱼类可以承受的程度。但是清晨的时候正常密度鱼塘的鱼基本上都在水底,这就又要和昼夜的变化拉上关系了。夜间,上层水温迅速降低,上下水开始形成对流,使得上层水的含氧量开始减少,而高含氧量的上层水流到下层,使下层的含氧量增高,这样温度不断改变,对流不断形成,水中的含氧量开始由有差别向基本平衡变化,到次日的黎明基本上达到含氧量一致的状况。鱼的天生警惕本能会使得它们在黎明水中含氧量趋于平衡的时候回落到水底,然后在日出后上下水层含氧量差开始变大时,才又开始改变泳层。水域中的垂直含氧差距在下午2到3点会达到最大值,在日落后由于前边提到的温度变化引起水层对流的原因,导致水的各层含氧差开始减小,到清晨的时候水的垂直含氧量的差是最小的,此时的鱼是可以在任意水层的,此时它们在选择水层的时候依据的就是温度和饵料等因素了。不过清晨如果是前一天的温差小,或是由于夜间有风等因素,鱼就不一定都在水底了,而且泳层会很乱,很随意,所以黎明十分钓底并不一定都有好效果。
水中的含氧量的昼夜变化和垂直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在同一昼夜不同的时间内,水中含氧量的垂直变化也不一样;同样在不同深度的水层,水中含氧量的昼夜变化也是不同的,我们在选位和选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把两者尽量的结合起来分析。
含氧量除了上边提到的两种外,还有一种对水中鱼的分布影响很大的变化,那就是水平变化。水平变化是指同一水域中水面的各点含氧存在的差异。一般白天下风处的含氧量要高于上风处,这主要是受风力的影响,使水中的浮游生物在下风口大量的聚集,因此白天下风处的光合作用要较上风处强一些,而且下风处的水受风力的影响波动较大,和空气中的氧交换也较为频繁,所以下风处的含氧量要比侧风口和上风口的钓位高很多,也就是上鱼的好位置,特别是体型较大的鱼类白天都集中在下风口;但夜间则恰恰相反,夜间下风处的浮游生物依然很多,但是没有光照就停止了光合作用,它们此时就剩下了呼吸消耗氧气了,而且前边说过,水中这些浮游生物的耗氧量要占整个水域耗氧量的70%左右,这样就导致了夜间下风口的钓位发生极度缺氧的现象,水中的鱼由于生存的需要,它们夜间是不会到下风口的位置活动的,反而会到上风静水处浮游生物相对稀少的区域。黎明时和夜间的情况一样,如果从夜间开始就有风,那么鱼都不会在下风处,这在垂钓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按白天的选位习惯选了下风处,那一定不会有好的钓获。如果在高密度塘,清晨缺氧时池鱼会浮头,从它们浮头的位置就可以观察得出来了,水面稍微平静的时候,它们都会集中在上风口处起浮。
水中含氧对鱼类生活影响的最后一个变化就是季节的变化了,一年水中的含氧量最高的季节出现在夏秋,但最低的季节也在夏秋,这两季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衍,光合作用强,大量产氧的同时也大量的消耗氧,导致了水中含氧量的白天最高值和夜间最低值的出现。春冬两季水中产氧者不多,耗氧者也只是鱼类和一些细菌,所以这两个季节决定鱼类的生活水层和生活习性的主要就是温度和饵料了,但也不能不考虑水中的含氧,一些特殊的天气,阴冷天,闷热天或是突然的大风天选钓位还是要考虑到水中的含氧量的。夏秋季节水中的含氧量昼夜和垂直变化明显,而春冬两季则水平变化较为明显。
水中的含氧量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这是氧气的特性决定,低温会在水中溶解更多的氧气,但这也在只是水和空气的氧交换方面有些影响,空气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并不是水中对鱼类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垂钓的时候适当的考虑进去和可以了
水中含氧的这些变化有时对垂钓是有利的,但有时是有不良影响的。昼夜的变化会使鱼类停止进食或是起浮到水面吸氧,这时就很难钓到鱼了;垂直变化会使水的下层含氧量更低,使水中的有机物在缺氧状态下分解,会产生很多有机酸,氨,以及硫化氢等有害的还原中间产物,这些物质长时间在水底堆积,会影响此水域中鱼的食欲,而且当遇到夏秋季节的阵雨,或是春冬季的北风天,气温下降,大量低温新水流入,或是上层的水温下降,都会引起水的强烈对流,使下层的有害还原物质翻到上层或是扩散到全池,它们扩散到富氧区,会迅速氧化分解,从而消耗大量的水中氧气,这就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钓位和钓层的选择,正常的水域还差一些,特别是在肥水中,这种天气变化引起的变化最为显著。由此看来,雨天和有风天并不都是好
钓鱼
的天气,还是那句话,适时应变才是我们唯一的对策。
鱼类的趋氧性在我们垂钓中是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鱼类生活中的致命选择,垂钓时我们一定要抓住对手的这个致命弱点,适时的分析此刻水中的含氧变化趋势,并选择适当的钓位和钓棚,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变化多端的鱼情面前镇定自若,也才能有好的钓获。(文章最后由漳州人才网整理)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闲时钓钓鱼
闲时钓钓鱼
当前离线
积分
44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4-7-15 1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有毫复杂!想完全搞懂难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0564ahlalp
0564ahlalp
当前离线
积分
516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4-7-15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心了!{:1030:}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皋城车市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