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370
  • 回复0

岗位多了为何应聘的人却少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2014年夏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暨见习洽谈会在市人才市场举行。参加本次招聘会的单位共有168家,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4434个。但从上午8点半到中午12点,仅有不到1600名应届及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岗位数增多了,但应聘的大学生较去年却减少了300余人。
  难道大学生都找到工作了?“还没有,本来想趁着双选会,看看有没有好工作,走了一圈发现没有对口的专业,还是再看看吧。”上午9点半,在人才市场逛了还不到半小时的毕业生小刘就打算离开了。
  另一个声音来自企业:“现在的大学生太理想化,每个人都想找理想的工作,一般的岗位是难以招到人才了。”
  岗位增多,应聘人数减少。这一增一减之间,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从学校到职场到底有多远?

  □商报记者 黄贤君
  实习生 黄苗苗/文
  蒋世颖/摄

  1

  个数据

  双选会上
  提供岗位4434个

  根据市人社部门的统计,参加本次招聘会的单位共有168家(其中国有企业14家,外资企业20家,民营企业134家);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4434个,比去年增加近200个,其中硕士22个,本科967个,大专3445个。
  这些岗位按行业需求分布看:电子信息类行业需求1500人,建筑房地产类行业需求548人,金融投资类行业需求503人,商业贸易类行业需求495人,文化教育类行业需求268人,机械类行业需求244人,旅游餐饮类行业需求190人,这些行业的需求占到总需求的84%。
  来的人有多少?截止到昨天中午12点,招聘会吸引了近1600名应届及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许多企业虽然布置了摊位,却始终少人问津,招聘人员彼此聊着天,有的甚至还打起了哈欠。
  除了专场招聘会,大学生的常态化招聘也一直在进行。截止到6月底,全市共举办高校毕业生公益市场133期,9058家用人单位共提供高校毕业生需求岗位超过10.6万个。全市累计建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743家,提供见习岗位1317个。
  “招聘的常态化和岗位数的增加,大学生找工作应该不会太难,但是应聘人数却有所回落。是这些学生都找到工作了么?那也未必。”市人才市场业内人士分析,大学生招聘市场“僧少肉多”,说明大学生就业其实并不难,还是难在就业观念上的转变,结构性矛盾仍是导致部分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

  个样本

  一个满载而归
  一个毫无收获

  大学生找工作,为什么有的能满载而归,而有的却毫无收获?以下这两个样本,或许就是最好的诠释。
  刚毕业的彭成,在大学里主修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这几年经济或者金融方面的专业都是挺热门的,但是工作其实并不好找,所以今天来试试看,只要有合适的,不管专业对不对口,都打算试一试。”正说着,彭成已经给好几家企业都投了简历,与负责人面谈过程也很顺利。接下来这几天,他会到那几家公司里去参加正式的面试。“当然希望能够顺顺利利通过面试了,找个工作,我觉得问题不大。”彭成颇有自信地讲道。
  同样是毕业生,但小刘的职场之路却走得十分不顺。在市场内转了半个多小时,也看了好几个公司的招聘简介,但是却没有投出去一份简历。“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个专业太冷门了,工作不好找。”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坐在椅子上休息着,也有打算要离开的意思。“做老师或者是文字研究之类,其他的岗位一般不考虑吧。”小刘告诉记者,她的这个专业到普通的公司基本没有什么优势,人人都会做而且泛而不精,现在竞争压力一年比一年大,自己的优势也会越来越少。“别人除了有专业性很强的技能,还能做了你的工作,所以我干吗自讨没趣呢。”她叹气地说道,可是尽管如此,工作还是要继续找,因为“这是没办法的事”。

  3

  个声音

  从校园到职场
  其实只需一步

  “现在的大学生个性张扬,但同时太理想化,要找到每个人都满意的工作是不可能的事情。每个人都抱着那样想法,那我们的工作岗位是难以招到人才了。”在苏州银海房产公司的招聘摊位前,招聘负责人游小姐说,大学生找工作,其实只需要一步:转变观念。现在提倡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与其在旁边一直观望挑选,单纯抱着一定要找到自己理想职业的想法,不如先找一个相对合适的岗位努力工作,先保证自己的生活基础,然后再找寻“理想”。
  参加过两年工作的宋宇陪妹妹来人才市场,也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还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在工作之前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尽最大的努力了解你将来的工作环境,丰富自己的能力。作为过来人的她强调,刚开始的工作,可能并不是自己最满意的,但只要把最艰难的过程坚持下来,就会有收获。
  作为企业,想要招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虚心好学,肯吃苦耐劳。”苏州沃卡斯器械公司的总经理黄雅轩说,应聘者们是否肯在工作上用心,是他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条件,具体的工作能力是可以后来培养的,是需要慢慢积累的过程。他说,作为即将步入职场的新人,大学生不能再留恋当学生的日子,而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职场,重塑自己。从校园到职场,这条路其实不难走,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摆好自己的心态。

  记者
  手记

  找工作难么?
  难的是观念转变

  双选会,光是采访就不下七八次,每一次都有同一个感受:岗位多,大学生可选择的其实也不少。而每次双选会上,遇到的不少企业招聘方,以及市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都在感叹:找工作,真的一点都不难。
  这一点,其实从昨天的夏季双选会上也有所体现,近1600名应聘的大学生,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有1370人次。再加上平时举行的几十场大型招聘会,每场招聘会两三千个岗位,大量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大量的毕业生在找企业而找不到好工作。
  如果是初次就业,最忌讳的就是挑三拣四。道理其实很简单: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如果你想更上一层楼,总得先找个阶梯,如果连阶梯都不想爬,自然到不了想要的高度。对大学生来说,找个“阶梯”不难。从目前的形势看,只要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大学生找工作其实并不难,难是难在找一个好工作。
  过了这个夏天,新一轮的大学生招聘又将展开,如果作为大学刚毕业的你,在初次就业时还盲目乐观,挑挑拣拣,就业可能就会受影响。大学生需要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如发现符合自身意愿的岗位就尽快就业,认不清自身情况而盲目追逐公务员、国有单位,就很容易错过今年的最佳就业时机。

  相关
  新闻

  下半年我市预计
  提供岗位5万个

  根据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苏州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我市下半年在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基础上,毕业生指导部门将主动与实名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摸清就业需求,提供供需对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就业帮扶等有针对性的服务。在7月份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求职高峰期,鼓励用人单位多提供岗位接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继续在每周日举办日常高校毕业生就业公益市场,预计下半年举办的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公益市场25期以上,提供的岗位将达5万个。


六安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