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过去一周,《河南商报》持续关注了青少年网瘾,从个案到群体,剖析了网瘾对青少年的伤害。
实际上,困扰着青少年的“心患”远非网瘾一种,还有很多。
他们或患有强迫症,或患有抑郁症,有的甚至有轻度精神分裂……
为记录他们的求医过程,找到他们患病的原因并寻找“药方”,河南商报记者随机选择了几位患者“陪诊”,写下“陪诊日记”。
希望这些故事能给家长们提个醒:绝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陪诊第1天
没有微信、QQ
女孩自卑得要跳河
第一次遇见的是俩姑娘,都是一米七多的个头,走在前头的是姐姐,满脸愁容,一手拿病历,一手拉着目光有些呆滞的妹妹。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孔德荣问妹妹:多大了?是上学还是上班?
妹妹只是低着头,双手不停搓着裙边,不说话。姐姐赶紧接话:她啥也没干,在家歇着呢。话还没说完,姐姐眼圈红了。
姐姐谈起情况:从今年五六月份起,妹妹老偷偷哭,有时候守着妈妈哭,给家人留了一封信,说要自杀,让爸妈好好活。
话说到这儿,姐姐哭起来,妹妹也抹起眼泪。姐姐说,老家有河,妹妹好几次往河里跑,要自杀。
原来,妹妹小学毕业后便一直在家跟着爸妈。妹妹乖巧听话,还很孝顺。前不久有人给妹妹介绍了个男朋友,人家一问她有没有微信、QQ一类的,妹妹就觉得别人看不起她,感觉配不上人家,很自卑。从那之后,她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孔德荣问妹妹:是因为对象的事,心里过不去那个坎儿吗?
妹妹依旧不说话,呆呆地看着地面。
诊断
孔德荣开具了诊疗方案。妹妹患有抑郁症,已有自杀倾向,需要住院治疗或家人24小时陪伴治疗。她还叮嘱姐姐多跟妹妹沟通,妹妹的情况跟与家人沟通少有很大关系。同时,要帮她重拾自信。妹妹动手能力强,会制作鞋垫,孔德荣鼓励妹妹拿出来展示。
孔德荣说,这种情况很常见,遇到一点挫折就不知所措,挺不过去就要自杀。而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不同,有的人因为工作,有的人因为感情,有的人因为家庭。
陪诊第2天
妈妈太强势
儿子得了精神分裂症
门一开,中年男子快步进屋放下病历,让医生赶紧看看身后的孩子。
孩子张力(化名)中等个头,慢慢地走着,眼睛到处瞟。
病情是这样的:只要几个人在一起说话,他就会觉得别人是在说自己。
前几天几个朋友说要趁晚上干个啥事,吓得他一晚上没敢睡,总觉得他们要来害自己。
孔德荣问:他们害你了吗?是自己多虑了吗?张力挠挠头说,没有来害自己,但不觉得是多虑,因为他们可能会害自己,得防着。
中年男子自称是张力的姑父,他说,张力是独子,从小衣食无忧,自打他爸爸两年前去世,他便开始接手家里生意。
孔德荣问张力:跟妈妈关系咋样?妈妈为啥没陪你来?
张力说,妈妈对他挺好的,在家照看生意呢,没来。
趁张力出去接电话,中年男子说,张力的妈妈比较强势,张力什么都得比别人好她才高兴。张力从小到大都被妈妈管得很严,同龄的孩子能出去吃吃饭、唱唱歌,张力从来都不能。
张力姑父强调,最近一两年,家里生意好时,张力妈妈就眉开眼笑,生意不好时就骂张力,这次带张力看病都没敢让他妈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