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立知教育网为您提供安徽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一),更多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解析请关注教师考编群2-9-6-6-4-4-4-2-8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
2.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A.高原现象B.遗忘现象
C.舌尖现象D.回忆现象
3.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的具体表现。
A.情感B.意志
C.性格D.想象
4.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A.头脑风暴法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
5.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
A.教师B.生存
C.学生D.教材
6.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
A.组织者B.管理者
C.研究者D.示范者
8.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
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B.变化
C.成熟D.死亡
10.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他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那么认识环境的能力属于()
A.自知智力B.空间智力
C.逻辑数学智力D.身体运动智力
1.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心理学中注意的类型。
【错因分析】混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概念。
2.C【解析】题干是对舌尖现象的描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记忆这部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对一些小的、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掌握不牢。
3.B【解析】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意志本质的理解。
【错因分析】考生对四个选项对应的概念没有掌握。
4.A【解析】题干是对头脑风暴法的解释。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错因分析】考生没能深入理解概念,因而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
5.C【解析】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其中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师成长的阶段。
【错因分析】对三个阶段的特点记忆不清。
6.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
【错因分析】对品德的各个心理结构的实质没有理解。
7.C【解析】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的职业角色。
【错因分析】对教师的各种职业角色理解不透彻。
8.B【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学习策略的理解。
【错因分析】考生对相关概念没有掌握。
9.B【解析】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题干是对这一概念的阐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定义。
10.B【解析】空间智力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空间智力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力和抽象的空间智力。由此可知对环境的认识应属于空间智力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这个理论比较重要,考生应该了解掌握。
【错因分析】考生对这个理论里面包括的7种智力成分的本质没有了解和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