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15日至24日是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录报名的时间,今年在“八项规定”和反“四风”背景下,有关于公务员“紧箍咒”越来越多,“风光不再”的新闻常见于报端。而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国考报名的第一天呈现出报名和通过审查人数同比双下降的趋势。今年的国考真能“凉”下来吗?为此,记者做了一番调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本地一些市民看来,即使阶段性的报名人数下降,“国考热”未必真能降温。
调查一:应届生想把握机会
据报道,2015年国考工作地在安徽的职位共447个,共招录596个人,去年同期为485人,今年比去年增加111人。不少职位在条件中标明了只招录“应届毕业生”,其中有些应届毕业生抱着“打酱油”的态度去报名的。自称“没有准备”的本地应届毕业生陈同学,还是为自己报了名,“试试吧,这也是次机会。”虽然通过了审核,可他暂时还没有交费,“估计自己也就是打酱油。”
也有人觉得应把握“应届”的机会。“毕竟被称为‘应届毕业生’的机会只有一次,所以想把握这次机会。”在为国考做准备的学生何娇雯说,自己是管理专业出身,这次招考的岗位中有几个符合条件的岗位,之前也报名上了考前辅导班,定期上课、练习。“我觉得我的个性不是特别活泼、外向,与笔、纸打交道可能更适合些,虽然也听说了基层公务员待遇不会很高,可是工作稳定啊。”
调查二:辅导书“热”了吗?
准备考试,总离不开各种辅导书。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书店发现,临近国考,不少书店都开辟了各种辅导书专柜,以方便购书者。不过从走访的情况来看,书店这几天卖出的辅导书数量似乎并没有“大热”。
有书商表示,比起前两年,如今售出的国考辅导书有所“降温”,“15号以后也有人来咨询、购买,可是比起两、三年前,现在的顾客少了些。”辅导书销量略冷是否意味着国考的降温?这位书商并不赞同,对于考生来说,购书途径的增加分散了书店的销量,在他看来国考还是挺“热”的。“考生通过网络、培训机构购买各种备考辅导教材,不再仅仅从书店买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书店销量。这几年大街上新出了不少培训机构,我觉得考生们还是倾向于公务考试的。”
调查三:专业、待遇多重思量
采访中也有考生觉得不再当“铁杆粉丝”了,“专业不合”、“备注条件不合”等让一些考生这次没有报名,不过却不是放弃公务考试。“不是放弃不考了,而是准备别的公务考试,比如省考。”备考生张凯说,他觉得国考竞争太大,岗位上也没有特别适合自己的,所以不如放弃准备省考或其他编制考试,可能成功率更大些。
记者通过咨询某培训机构得知,他们在本地开设的国考基础班在9月左右已经招满。比起国考,不少考生将眼光放到了“省考”、“事业单位”考试上,“事业单位每年招收的次数相对较多,待遇上也不差,来咨询这类培训班的人也不少。”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不过在一些家长看来,就业优先的还是公务单位。家长王先生希望已经就业1年多的孩子,今年继续报名参加,在他看来,虽然报道说公务员福利降了,工资也不是很高,但优点在于稳定与有保障,“现在还有什么行业比公务员更稳定呢?以后退休了也不愁养老金,所以我一直希望他能考上编制。” (记者 邱杨 )
|
|